• 37阅读
  • 0回复

肩负起领导者的重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1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肩负起领导者的重任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巡礼
新华社记者朱幼棣尹鸿祝本报记者毕全忠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重要讲话,确立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战略地位。从1985年到1994年,历史实现了伟大的跨越。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代表们听了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李鹏总理的主题报告,心情异常激动。各省、市、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参加会议,谈教育、议教育,要积极主动抓好教育工作,成了这次会议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要从战略高度上重视教育
代表们认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发展战略中,党中央、国务院和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工作。这次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又提出,要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上摆正教育的地位,重视发展教育。
上海市市长黄菊结合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战略任务,提出“迈向21世纪的上海,更要有与一流城市相匹配的一流教育”。上海教育要发挥它为全国输送大批合格人才的基地作用,同时还要开拓更多的国际合作的渠道,使之成为我国教育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北京市市长李其炎说,北京地区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7所,其中国家重点高校就有24所。我们有条件也应该把首都的教育办成全国最发达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
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认为,要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关键还是在于要有战略眼光,把教育的发展摆在第一重要位置。今后,省里要真正在解决认识问题上下功夫,加大宣传力度,使全党全社会,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起来,真抓实干,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
深化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代表们认为,李鹏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既有落实《纲要》的总体思路,又有具体措施,符合实际,切实可行。要抓住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程度不同,教育工作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领导结合本地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努力探索加快教育发展的新路子。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在发言中提出,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则强调,扶持贫困地区教育是最重要的扶贫。云南省省委书记普朝柱在发言中提出,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采取“五个到位”措施,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资金投入到位、舆论宣传到位和社会参与到位,认真扎实地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多为教育和教师办实事
代表们认为,要扎扎实实地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努力为教育和教师办实事。
广东省提出,增加教育投入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对教育投入的同时,实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安排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江西省省长吴官正表示,要当好教育工作的“后勤科长”,为教育和教师多办实事。陕西省负责同志认为,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住房,是关系到稳定教师队伍,发展教育事业的大事。他们千方百计为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创造条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近年来,山东省把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山东省省长赵志浩提出,要做好这两项工作,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也是振兴教育的希望所在。
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振兴教育、振兴中华民族,这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