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农业书记”的苦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0
第2版(经济)
专栏:乡村干部一席谈

  “农业书记”的苦衷
一些农民抱怨,上面真心重视农业,到了下面就成了口头重视。乡镇干部眼睛只盯着钱,只注重开发、上工业项目,对农业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对这个问题,江苏省大丰县两位乡镇干部也有自己的一番苦衷。
束长太(江苏省大丰县三圩乡党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之所以热衷于抓工业开发是有缘由的。一个时期,有关领导部门对下面的考核重点在乡镇工业,当乡镇干部的,谁不想在任期内能干出“实绩”来?农业比较效益差,当然就不情愿花精力抓了。
王其鹏(江苏省大丰县丰富乡党委书记):1992年,丰富乡收获5.2万多担皮棉,是全县产棉最多的。但年终上级考核,我们什么奖也没拿到,人家其他项目得了奖,我们被倒扣15分!甚至有人提出“少种一亩棉花,多作一份贡献”的口号。下边农民种棉遇到难题解决不了的,又一个劲叫唤。“农业书记”实在难当!
束长太:“农业书记”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上边的挂钩肥,拖了好久下达不下来,农民们不得不去买高价肥,还以为是乡干部工作不负责任,这就又要受埋怨。
王其鹏:我们都挺重视农业的。丰富乡是大丰县的棉花大乡,乡里建有江苏省第一家乡级棉花研究所,我乡的新丰村连续7年生产皮棉超万担,成为全国向国家出售皮棉最多的村。今年我乡落实棉花种植面积超过规划面积一万多亩,达到52380亩。而三圩乡,是全县种粮最多的乡之一。
王其鹏:“造屋三担米,拆屋一顿饭”,农业要下,一年就下去了;要上,至少得三年。1992年出现卖棉难,有关部门坑农伤农,做乡镇干部的松一松,去年丰富乡种棉面积一下子就缩小了一万多亩。这不,今年中央三令五申叫重视农业,不是有一些乡镇连落实粮棉种植面积都落实不了吗?
束长太:我们要求给农业的书记一个正当的“名份”,我们并不赞成当那种传统的催耕催种或只是带领群众开沟挖河的“农业书记”。现在,农业走向了市场,当那种传统“农业书记”,就不能迅速增加群众收入,农民也不会欢迎自己。去年三圩乡农民的纯收入,绝大部分来自多种经营。现在的“农业书记”,对贸、工、农、产、供、销都得内行。
江苏盐城杨树立
                   张汉成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