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沙市城中“老姨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在司法行政战线上征文

  沙市城中“老姨妈”
方政军任忠甫
湖北省沙市的“老姨妈”颇有名气。在沙市187条街巷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爱心,默默无闻地营造着这座温馨的小城。
健康巷有一位叫邓继秀的老姨妈,膝下无子女,与双目失明的老伴相依为命。她40年来将邻居当作自己的亲人,帮他们买菜、买煤、烧开水、带小孩、领取票证。邻居们亲切地叫她“邓姨妈”,放心地将大门的钥匙交给她。1992年底,邓姨妈病倒,邻居们抢着替邓姨妈熬药煨汤,端屎倒尿,洗澡擦身。邓姨妈病逝后,左邻右舍在她家里办了个“家庭敬老院”。
72岁的叶文秀,是居委会的妇女、卫生治安委员。她乐意当这没有分文报酬的“芝麻官”。哪家的姑娘出嫁,女人生孩子,都爱找她商量。哪家的夫妻吵嘴也请她去调解。有个叫孙子青的残疾青年,生活不能自理,叶姨妈对他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亲,有好吃的就给他端过去,衣服脏了就替他换洗。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人们放鞭炮除旧迎新,这时,叶姨妈总是站在巷口执勤。夜深人静后,她还挨门逐户检查火星火苗,直到完全放心才回家。
像叶文秀这样的老姨妈,沙市就有近4000名。她们有一腔助人为乐的情怀,一副真诚炽热的心肠,一身坦荡凛然的正气,常年义务为他人服务,负责居委会的公共卫生、绿化、美化、净化,计划生育,民事调解,治安巡逻……有了这些热心的老姨妈,那些打牌赌博的,看相算命的,超生的,坑蒙拐骗的,都没有立足之地。去年6月的一个晚上,江津湖居委会4位老姨妈正在湖边巡逻,发现一操外地口音的老头带着一名沙市口音的小女孩匆匆走过。老姨妈们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上前盘问,从小女孩口中得知因功课不好被父母斥责后逃出家门,不料,在路上遇到了这个人贩子。在老姨妈们的帮助下,小女孩得救了。这个人贩子也束手就擒。
沙市的老姨妈们都是热心的民事调解员,她们用慈母般的心肠化解了多少邻里纠纷、夫妻口舌。张家三巷的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继父将妻子带来的14岁女儿视为累赘。新婚不久,家庭就不和。小女孩整天眼泪汪汪。邓传秀老姨妈知道后,将小女孩接到自己家吃住。自此,小女孩脸上有了笑容,学习更加勤奋,那个家庭在邓姨妈的劝解下也逐渐宁静下来。后来,孩子考取中专住读前,回家向父母告别时,继父羞愧难当,上门向邓姨妈致谢,一个面临破裂的家团圆了。据民政部门统计,自去年以来,经过老姨妈们调解的100多个纠纷易发户转变为“五好家庭”,200多对反目的夫妻破镜重圆。
有人问这些老姨妈们,你们常年义务做好事图个啥?她们的回答是:我们给大家帮点忙,心里特别舒畅,我们图的是邻里之间都像一家人一样充满爱。
如今,沙市邻里之间充满了亲情:谁上班没有时间买菜,中午回家时,你所需要的蔬菜肉食就摆在门前;谁出门忘记了锁门,邻居定会帮你锁上;雨天有人帮你收下晾晒的衣服……许多搬离小巷的人们,还常常回来看望老邻居,他们的心永远挂牵着这条小巷。
沙市市委书记王开炳对“老姨妈”精神这样概括:在商品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尤其需要弘扬社会新风,“老姨妈”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们将爱献给别人,让社会都变成了温馨的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