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社会安宁人人参与——太原市创建社会治安模范城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15
第10版(法制纵横)
专栏:

  社会安宁人人参与
——太原市创建社会治安模范城纪实
《长安》杂志记者罗先明本报记者毛磊
据对山西太原市1711名群众最近问卷调查,80%的市民认为社会治安良好,群众安全感比过去增强。
然而一年前的太原市治安秩序却是不尽如人意的。1992年6月6日至30日,太原市凶讯频频,入室抢劫凶杀案竟连续发生4起,4个家庭共15名无辜者含冤九泉。一时间市民人心惶惶,有的人家未及日落便紧闭门户。
面对如此严重的治安状况,太原市政法机关展开了凌厉的“春季攻势”,一举破获了各类刑事案件1631起,查获违法犯罪分子1220名。
但“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如果仅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将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据此,1993年3月23日,一份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的《关于创建社会治安模范城的实施方案》正式出台。
这一“实施方案”明确了奋斗目标:动员和组织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军警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依法治理社会治安,从现在起到1995年底,奋战三年,把太原建成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法制健全、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模范城。
太原市广大政法干警在创建社会治安模范城工作中,不辜负人民的重托,这是义务又是荣誉,也同时意味着危险和牺牲。
当一名手持匕首的歹徒边跑边朝无辜群众举刀乱刺时,恰逢警察姬永刚赶来。歹徒的利刃上还滴着鲜血,警察为了不误伤群众,空手与凶犯搏斗。邪恶的刀光残暴地插进了姬永刚的胸膛,而正义的铁铐却同时牢牢地锁住了歹徒的手腕……
于1993年3月1日新组建的巡警大队,以其果敢善战和快速反应,已成为市民心目中的雄鹰。他们采用点、线、面结合的布局,织梭般穿巡于繁华复杂地区和交通要道。
去年5月25日中午,巡警郝学胜等人在五一路巡逻,接到遭抢劫的受害人报案,立即出动,几分钟内就将7名抢劫犯抓获。由此顺藤摸瓜,将该犯罪团伙的22起积案悉数破获。
据统计,从1993年3月1日至10月20日,巡警大队共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分子691人,侦获各类刑事案件145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245起。然而,年轻的巡警中已有59人先后在巡逻执勤时光荣负伤。
倘若没有政法干警的铁拳,太原市创建社会治安模范城的工作就无从谈起。邪恶的屠刀只能用正义的钢枪去摧毁。市委、市政府深知钢枪在握的意义之所在,故经费再紧张也要尽可能解决政法机关的装备问题,最近他们又拨出300万元为政法系统解决实际困难。
如何真正做好基层基础工作,使太原市区的各个部位都成为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坚固阵地,是创建治安模范城的难题之一。对此,太原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提出:“抓大的,攻难的,治乱的,见实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每年重点整治100家单位。
太原市内某大学,校园内没有存车棚,4个月被盗自行车100多辆,子弟小学发生重大失盗案件;太原某工厂往年是治安模范单位,本年度却发生两起恶性案件。
市政府对于这类验收不合格单位,按规定处罚和扣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金”,并实施“一票否决权”。
人们都说见义勇为精神是衡量社会风气好坏的重要方面。继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争先恐后而起,到“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说明见义勇为精神已越来越广泛深入人心。
其实,全国首家“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诞生地就在太原。1988年6月16日,太原市公安局、太原晚报、太原日报联名发起,成立“太原市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后易名为“见义勇为基金会”。当年便收到捐款28万元。
五年来,这一基金会共表彰437人、24个先进集体,组织过30多场报告会,并把勇士们的事迹制成录像、录音带,广泛宣传。基金会的同志还奔走于各个单位,为见义勇为者解决家属“农转非”问题,子女上学问题,本人入党、提干、提薪问题等。
太原市五一百货大楼营业员余建国,参加工作14年来,共抓获各类犯罪分子620余名,缴获各类凶器120余件,协助公安机关侦破大小案件2000余起,成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烈士后代李继烈,1985年以来,肋骨被打断,牙被打掉,却奋不顾身抓获各类犯罪分子60余人。
一个共同的声音在众多市民心中回响:社会安宁,人人参与。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