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读者来信摘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0-15
第2版()
专栏:

读者来信摘要
积极贮备牲畜过冬饲草为明年的生产做好准备编者按:动员农民结合秋收秋种,贮备牲畜过冬的干草,为明年的生产做好准备,这是各地农村工作干部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牲畜是目前我国在进行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今冬做好牲畜的饲养与管理,对明年顺利地进行春耕有很大好处。今年在某些受旱或受涝的地区,牲畜饲草减产,冬季牲畜饲料将感缺乏。但是目前距降霜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除东北地区外,山地野外杂草还在生长;只要在降霜以前多割野草,及时晒干贮藏起来,冬季缺草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现将读者反映某些地区解决冬季牲畜饲草情况的两封来信摘要发表于后。
吕勤书、杨其运两个互助组积极贮备牲畜过冬的饲草
山西陵川县读者靳理贵、赵丕全来信:我县红花掌村吕勤书和杨其运两个互助组长在八月初就积极动员组员重视贮备牲畜过冬饲草的工作。他们举出了去年牲畜因缺乏过冬饲草、体质瘦弱而影响春耕工作的事实,来教育组员。同时,又向组员们算了一笔细账:这两个组共有大小牲畜三十二头,每年除在山坡放牧五个月(五至九月)外,还有七个月是在家里喂养;每头牲口平均每月以吃草四百斤计算,三十二头牲口七个月共需饲草约九万斤。两组的谷草、玉茭秆子及豆秸、豆荚皮、黍秆、谷糠等总共有饲草六万六千三百九十斤,牲口饲草还缺二万三千多斤。经过这样一算,克服了某些组员认为饲草不缺的自满思想。全体组员都表示,要在秋田除草和割野草积肥时,把能喂牲畜的饲草积下来。两组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到九月初已经积下饲草一万一千多斤。现在他们正结合秋收工作,准备再打一万多斤青草来补足牲畜饲草,保证牲畜有充足的饲草过冬。
黄骅县李马闸口村党支部发动妇女贮备喂牲口的干草
河北省黄骅县读者秉忠、云龙、淑善、立中、德新、品山来信:我县李马闸口村今年大田被涝,牲畜饲草缺乏。到八月上旬,全村大部分水涝地的水退了,地里野草生长得很好;可是土地又需要准备种麦,农活开始紧张起来。这时党支部马上召开了党员大会,讨论如何保证及时种麦,同时做好贮存牲畜饲草的工作。会上除决定发动群众积极整地外,并确定由支部委员陈焕东(女)发动妇女割草,抽出男劳动力来整地种麦。陈焕东同志接受了这个任务后,自己每天两次下地割草,用实际行动来影响群众;并团结了妇女积极分子耿秀荣、魏景兰和六个青年团员,共同发动二十多个妇女参加了割草工作。她们提出了“现在提提篮(割草的意思),明年春耕不为难”的口号,进一步发动全村妇女群众参加割草。九月上旬,全村就有五十八个妇女参加割草。到九月底,全村共晒下干青草六万四千多斤。群众普遍说:咱村妇女们割下这么多草,保证牲口饿不着,明年生产就不难了。
河北省蠡县棉农要求解决自留棉种轧花问题
河北省蠡县棉农尚文来信:人民政府号召我们棉农在棉田里选好籽棉留种,几年来这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了。但自从我县合作社统一包收棉花以后,私人轧花发生了困难。去年人力轧花机大部被集中起来给合作社轧花;留给群众用的少数轧花机,在新花大批上市时也被合作社组织起来给公家轧花了。因此,我们选出来的籽棉没法轧出棉种,只好按一般籽棉卖了。现在还有一些棉农,仍在陆续不断地出卖去年选出的籽棉。这个问题今年如不赶快解决,全县棉农选种的工夫又要白白地浪费掉,明年还得买棉籽作种。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也存在。我建议各地县人民政府与供销合作社及早注意解决这个问题。
松江县农民大量种植红花草为明年生产准备肥料
中共江苏省松江县委员会干城来信:红花草(紫云英)是一种肥效极高的肥料,它能促进作物生长,改良土壤结构。松江县不少农民非常重视种植红花草。他们说:种好红花草,明年肥料就解决大一半。
今年秋收后,中共松江县委和松江县人民政府指示各区区委和区人民政府派干部深入群众和有经验的农民研究种植红花草的办法。干部和农民们总结出要多开沟(每四畦开一条沟),早开沟(稻子收割后立刻开)的办法以防止红花草涝死;用草木灰拌种,保持温度,防止红花草受冻。同时还细致地研究了在早稻田、晚稻田、棉田和荞麦田中种植红花草的不同方法。县合作社也准备了三十八万斤红花草种籽供应农民使用。根据初步统计,全县种植红花草的土地面积扩大了八万亩以上;这些田地都是秋冬不种任何作物的休闲田,因此也不影响粮食生产。
元磨成从亲身体验中认识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优越性
山西陵川七区复庄杨振富来信:元磨成是七区原庄村连全保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社员。过去,他家里很穷,全家八口人只有七亩地;土地改革后,共有了十八亩地。但是,因为他家里孩子多,磨成又有个心口疼的病,生活仍旧相当困难。一九五一年冬天,连全保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元磨成经过合作社干部的思想动员,很快地入了社。为了帮助他家解决困难,连全保和其他社员一共借了五、六石粮食给他,人民政府又救济了他家十五万元。去年春天,社里照顾他的身体有病,让他在毡坊里帮助赶毡子,不做重活。后来社里成立了农忙托儿所,他老婆摆脱了孩子的拖累,也能经常下地劳动了。秋天他家一共分到了二十二石三斗粮食,比一九五一年在互助组里时多分了十来石。今年夏季,元磨成看见地里庄稼长得很好,他心里就打起“小算盘”来,背地里见人就说:“我那好地呀,看样子今年最少也可以打四十多石粮。社员们多分粮还不是凭着我的好地吗?”连全保了解了元磨成的思想情况后,就找他谈了好几次话,帮助他回忆入社前的艰难日子,又把他自种的三亩地和入社的地作了比较,两份地土质虽然相同,但由于社里耕作细致、施肥多,就能多打粮,自留地就差得远了。在全体社员大会上,连全保又向大家报告了两年来的耕作情况,并且宣布了秋收分配计划。元磨成俩口子共做了二百三十个劳动日,连土地分红和肥料、药剂等投资,加上三亩自留地的收入,今年估计可以收入四十二石粮食。这一下可把他俩口子喜坏啦,元磨成又惭愧又感激地说:“现在我才明白我过去的想法都错啦。只有在合作社里大家集体劳动,耕作技术才能改进,才能多打粮食过好生活。以后我决不退社了。”
山西忻县党政领导机关应帮助三交乡巩固互助组织
读者冯志德来信:三交乡是山西忻县七区比较大的一个乡,全乡共有六百一十五户,原有互助组三十八个;经过今年春秋两次整顿,互助组仍然是
“忙时散伙、闲时变工”。今春在纠正盲目冒进的偏向时,全乡互助组整顿成二十六个季节组。但由于当时没有很好地宣传“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没有认真地解决互助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是单纯地把一部分不起作用的互助组解散了;留下的组一到夏锄紧张时,因锄地先后和清齐工问题没有很好解决,除王福怀组外,其余二十五个组都散伙单干了。到夏锄快结束时,有些组才又变了几天工。
立秋后,县里提出在挂锄后、秋收前各乡要进行一次整顿互助组织的工作,于是三交乡在结合压绿肥工作中又整顿了一次互助组。但是,组内存在着的问题,特别是秋种、秋收、秋耕工作如何安排,以及劳力、畜力的使用和等价清齐工等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就连乡长王保生亲自领导整顿的王来忠互助组也没有整顿好。王来忠组是东峪村较好的一个组,全组共有九户。在这次整顿中,由于劳力等价问题解决不了,就把劳力弱的一户“整顿”出去了,只留下劳力强弱差不多的八户;在讨论秋收等生产的安排时,组员们谁也要先收,结果就决定秋收各收各的,在秋收结束后庄稼上场和耕地时再组织起来干。
为什么这乡的互助组不能巩固提高呢?这是和区、乡领导干部的不重视分不开的。区的领导干部在纠正盲目冒进的偏向后,对互助组的工作缺乏深入检查和具体领导。区里经常有一两个干部在这乡帮助工作,但这些干部从春到秋一直没有深入到互助组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没有帮助乡干部具体研究如何整顿巩固互助组的问题。而乡政府和党支部自今春纠正盲目冒进的偏向后,也再没有专门研究过一次互助组的领导问题。乡政府七个委员中只有三人参加了互助组;全乡四十个党员中只有八人参加互助组;二十四个青年团员只有三人参加互助组。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应让它继续存在下去的,希望忻县领导机关迅速加以纠正。
太原市郊某些农业生产合作社财务制度混乱引起社员不安
太原市人民政府郊区工作委员会陈守经、马钟秀来信:前些日子,太原市郊区工作委员会检查了一下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现好些合作社的账目都混乱不清。如松庄村彭生开社社员卖了瓜的钱都各自保留,不交出来记账;社里一座豆腐坊卖了豆腐换回的豆子,不记账也没人管。嘉节村薛喜只社贷银行的六十万元贷款,社员用了没上账;社员投资的草料、种籽等,有不少都未记账,已记账的也有错;社里的醋坊究竟是赚钱还是赔本都没人知道。这两个社自建社以来都没有向社员公布过账目,社员们对社的经济不摸底,怕秋后分不了多少粮,影响了生产积极性,部分社员还有着到秋收后“有利在社,无利出社”的思想。
现在太原市郊区工作委员会正在帮助各合作社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有类似情况的地区也能对此加以重视,以免影响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巩固和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