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开路先锋”唐生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4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开路先锋”唐生德
筱茅若原
在湖南省交通系统,唐生德是位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物。这并非因为省公路局局长的“头衔”,而是因为他南征北战立下的赫赫功绩以及那股“开路先锋”的拚劲。
沅水从高山峡谷间奔涌而下,汇入八百里洞庭,两岸人民备受舟楫之累,渴望着天堑变通途。一九八三年,唐生德出任常德大桥工程指挥长。由于大桥技术难度大、资金紧张,迫使这项重点工程一拖再拖。在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上,省政府领导提出重点工程实行投资包干,唐生德挺身而出,与省政府签订包干协议。
回到工地,唐生德在全国公路桥梁建设中率先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管理方法。三年后,常德大桥顺利通车,比计划工期提前了三个月。工程费用节余三百零八万元,成为当时全省第一个投资节余的重点工程。
随后,唐生德创立了湖南省路桥总公司。这支队伍在一场场硬仗和竞争中崛起,成为唯一一支在长江上架桥的“地方军”。建完安徽铜陵长江大桥之后,他们又于去年底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招标竞争中一举中标。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唐生德的职业。三十多年来,挚爱开路架桥的唐生德也磨练出爱啃硬骨头的性格。
八十年代末期,湖南省路桥总公司获得了西部非洲第一大桥——马里大桥的建设权。世界著名的路易伯杰公司担任大桥监理,这是个挑毛病的行家,你的钢筋才扎紧,他两下就能踹松,然后说“返工”。第一片箱梁完了三分之一,监理不满意,命令停工,毁掉重来。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二,可工作量只有三分之一。这时,业主向中方发出通牒:一个月内不改变局面,将另请高明。
唐生德受命飞抵马里。他发现中方的问题出在管理上。于是,唐生德制订严格的质量监督措施,整顿劳动纪律,使工程进度大大加快。高鼻子的美国监理对这位白头发的中国老头很佩服,只要见到唐生德在工地,美国人就会微笑着说声“Pass(通过)”。
从一九六二年走出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起,唐生德转战南北,在他的身后留下六座特大桥,十多座大桥和无数条公路。
一九九三年初,唐生德出任湖南省公路局局长,他的心中装的已经不是某一段路、某一座桥。他开始考虑以股份制的方式筹集资金,建设、管理公路。去年五月,湖南省第一家股份制桥梁公司——湘潭二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个月后,湖南省第一家股份制公路公司——长(沙)永(安)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今年三月八日,长沙—湘潭高速公路正式动工;今冬明春,长沙至常德和岳阳两条高速公路也将相继动工……
“湖南到,汽车跳”,这是前几年南来北往的汽车司机的感受。“再过三五年,这种局面将得到根本改变,全省公路交通将会焕然一新。”唐生德对此充满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