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从商著文总真诚——陈玉书先生及其《商旅生涯不是梦》漫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4
第10版(台港澳)
专栏:

  从商著文总真诚
——陈玉书先生及其《商旅生涯不是梦》漫议
若曦
偶逛书摊,发现其中一本书名曰:《商旅生涯不是梦》(以下简称《商》),副题为,“从50元到亿万富豪”,著者陈玉书。
陈玉书,香港繁荣集团董事长,北京市政协常委,今年3月刚增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商旅生涯不是梦》一书,写的正是他自己从商的经历。
从商者著书,在世界和中国都不多见(雇人捉刀者除外)。陈先生在驰骋商场的大忙之中,偷闲写自己如何致富、如何做人、如何尽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的经历。在书林和商海,无疑都是美谈。
陈先生从商的经历,从他的笔端流出来的时候,居然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显得那样真实,生动,广博,优美。若不了解作者的底细,一定不会相信,这样的书,会出自商人的手笔。
陈先生为印尼华侨,50年代返国,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70年代初移居香港。“当时,我的口袋里只有50元港币。”陈先生在书中写道。然而,如今,他已成为富豪。在《商》书中,我们读到的正是作者自己白手起家,顽强拚搏,在商旅生涯中把梦变为现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最为难能可贵的,就是真诚二字。比如,书中多次写到他收拖帐、烂帐、骗帐的事,这些事有调虎离山,有瞒天过海,有引君入瓮,还有怨结人和,虽“情节”不一,但其手法和风格,始终贯穿着一股豪气。这种气息却正是陈先生的一贯风格。再如,与大陆做生意,其中的经验和门道,一般人都不肯为外人道,但陈先生坦言直写,一路将过程、关系网和诀窍大“写真”。
还有他对失信者的恨,对贪得无厌者的怨,对祖国和朋友的爱,以及对一些身居要职但水准和境界都十分低下的同胞的恨铁不成钢,书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声有色。
跟着陈先生在他的“商旅生涯”漫游,另一个令人叹服的方面是书中所展现的广博,以及对实际生活那富于哲理的把握。比如,同样是讲主人公奋斗和成功的故事,《商》书就不仅叙述故事,而且通过这些故事来讲一个道理,揭示故事发展的必然,升华故事中的经验到智慧的层次。例如,关于办公司必须有“庙”的经验,关于利用资金周转率获取利润的教训,关于与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样重要的见解,等等。这些故事无一不是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有声有色,如闲聊、如“侃”山。而就在这“聊”和“侃”的过程中,那商道的艰辛,那失败的成因,那成功的秘密,那做人的道理,全都告诉你了。
在人们直觉的印象中,商战无情,不心狠手辣不足以成事,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语言说,就是要“黑”。但是,你读陈先生的《商》,或是了解他本人,一句类似古人的感慨会油然而生:无情未必真豪杰。书中记叙的他对祖国的爱,对小人的恨,对朋友的忠,对贪欲者的愤,即使在金钱面前,也恩怨分明,毫不掩饰。比如,在书的第十六章,作者写他只身前往非常危险的东南亚某国验货,直至战胜狡诈的经纪人一段故事,真乃为了祖国的利益和朋友的需要,不取分文,“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那大丈夫的真性情和赤子之心,绝非那些见利忘义之辈能够作秀。
当然,与所有人和书一样,陈先生和他的《商》也少不了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这也非笔者数语能够道尽,相信读者自己在阅读时会发现的。尽管如此,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迈进并从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时候,了解陈先生和他的《商》,启迪和收获一定不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