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关于加强经济特区建设的若干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关于加强经济特区建设的若干看法
袁木
在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特区建设?不久前,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到几个特区进行了20多天的实地调查,还在珠海参加了由国务院特区办主持的有各个特区负责同志参加的特区工作座谈会,与各方面的同志广泛交换意见,从而逐步形成了以下一些有关特区建设的看法。最近江泽民总书记考察广东时,就经济特区的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意见,我们认为,这完全符合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特区的实际。
(一)
创建和发展经济特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区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为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新鲜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至少在我国还没有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之前,经济特区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继续发挥它们的重要作用。因此,认为在我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情况下,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也就会相应削弱甚至逐步消失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对的。国家主管特区建设的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更好地关心和支持特区的发展,尽可能为它们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特区的领导和广大干部要充分认识特区的改革和建设是长期的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二)
对经济特区已经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甚至可以说怎么高度评价也不过分。在我国这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特区很好地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示范”作用和“排头兵”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特区经济发展快,效益好,十多年来经济效益综合指标都高于其它地区,初步走出了一条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的快速发展道路。二是特区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级各类市场,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和“示范区”,特区一系列改革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其它地区得到推广和开花结果。三是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步伐迈得最大和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最集中的地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及我国同国际经济沟通和接轨的主要“桥梁”和“窗口”。去年,深圳出口额已达到83.35亿美元,跃居全国首位,其它几个特区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大大高于全国水平。四是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对内地经济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而且对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增强港澳同胞回归祖国的信心,以及对促进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已经作出了还必将作出更大的贡献。现在,深圳已经从一个毗邻香港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现代城市,珠海的经济实力与生活水准已与澳门不相上下,厦门已成为台商踊跃投资的热点地带。随着各个经济特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它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充分肯定特区的辉煌成就,深刻阐明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推进特区的改革和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
(三)
经济特区完全应该也一定能够办得更好。十多年来特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已为世人瞩目和公认,现在它们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比过去更是好得多了。从外部条件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十四大精神越来越深入人心。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勾画出了可操作的蓝图,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总的形势很好。国际环境有利,机遇难得,经济特区仍然是外商投资优先考虑的地方。从内部条件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各个特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现代城市的功能正在日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已优先于全国形成初步框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经过多年努力已积累了许多改革和建设的经验,拥有了一大批具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知识的人才。抓住机遇,充分运用好这些外部和内部的有利条件,经济特区的改革和建设就一定能够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四)
这里,有一个怎样分析和认识所谓特区不“特”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全国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对外开放形势的逐步出现和发展,原来在特区实行的某些优惠政策和做法逐步推向内地,并且已经在全国许多地方取得显著效果。因此,在特区领导同志和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中,产生了所谓特区已经不“特”的议论。对这种议论,需要从两个方面作点具体分析。一个方面是,特区实行的优惠政策和实践经验在全国逐步推广,取得积极效果,这是一件大好事,各方面的同志包括特区的同志,都应该持热烈的欢迎态度,因为我们办特区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它们在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窗口和示范作用,而全国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将为特区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良好的宏观环境。因此,特区的领导同志和干部群众决不应在所谓特区不“特”的感慨中产生消极情绪,从而不利于进一步加强特区建设。另一方面,既然特区还要办得更好,不断发挥更大作用,特区总还应该拥有它的某些“特”点,使之继续保持一定的政策优势。考虑这方面问题和作出相应决策的原则应该是,以服从于和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为前提,以既有需要又有可能为条件,尽量帮助特区解决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政策措施,以利于特区改革和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五)
与前一点相联系,还有一个再造经济特区优势的基本立足点问题。这次去几个特区,所见所闻,一个热门话题是如何再造特区优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大家都在议论。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积极因素,关键在于正确引导。我们认为,除了政策优势外,各个特区本身都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地缘优势,体制优势,人才优势,海外华侨和华裔多的优势,以及日益增长的现代城市的多功能优势等等。这些优势是全国许多地方所不及的,而且它们还在不断地积累和扩展。因此,再造特区优势,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特区自身的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应该是基本的立足点。依据这个看法,我们完全有理由希望各个特区都能更好地集中精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向国际惯例靠拢,争取在这方面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为各地继续提供有益的经验。这将更有利于促进特区的改革和发展,并将更有利于促进全国的改革和发展。
(六)
要进一步加强特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现在,或粗或细,各个特区都有了各自的建设和发展规划。这次到几个特区听了听,看了看,深感它们的规划都有新思路,也很宏伟,而且正在按规划付诸实施,不断涌现许多新的建设成就,令人感奋不已。这里,也许是多余但又不能不讲一讲的一点是,特区建设的规划应该更好地注意科学性和可行性,真正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在确定建设目标和城市功能时,应更多地考虑客观实际,诸如资源禀赋、地缘条件、经济基础、人才结构等条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发展的腹地或辐射地区的可能性,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搞出自己的特色,有效发挥自身的潜力。建设规划当然要有长远目标,但实施时都以采取滚动式前进的方法为宜,因为有些更长远的事情可能一时还看不那么清楚。特区与特区之间,特区与毗邻地区之间,特区与内地之间,在建设规划中还有一个总体协调的问题。充分研究和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做到分工协作,达到优势互补。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更应重视总体协调,踏踏实实做好可行性论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影响深远,搞得不好远比一般加工工业建设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危害严重得多。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七)
经济特区要继续抓好经济结构的调整。就全国来讲,结构调整是一个很重要、很突出的问题;从经济特区来看,同样也是一个很重要、很突出的问题。根据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结构,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在全国和特区,恐怕都要放在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上,丝毫也不能放松。从经济特区当前的情况看,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否应该更多地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根据邓小平同志“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要求,更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进一步下大力气发展外向型经济,不仅是量的扩大,尤应以质取胜,狠抓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三是要积极发展同总体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第三产业;四是要特别重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第三产业,都有一个规模经济效益的问题。
(八)
更好地促进经济特区与内地的横向联合。过去,全国许多地方的资金和人才往往是单方面地向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区流动。近年来,逐步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一些特区的资金开始向内地流动。据当地初步估算,仅深圳去年就有40多亿元。有关方面的人士预测,今后这种趋势还会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特区是全国的特区。特区实行外引内联的方针,在过去的发展中更多地借助了内地的支援,今后特区更加发展了,应该也能够更多地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今年初我们到东北调查,辽宁的同志就着重讲到他们那里的国有企业要实行“四个靠拢”,即向国内的大型企业集团靠拢,向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靠拢,向东南沿海和特区靠拢,向利用外资嫁接改造靠拢。因此,经过认真研究,采取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特区与内地双向的经济合作与联合,对于特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将是一件十分有利和大有可为的事情。
(九)
积极探索对外资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的路子。经济特区外资企业比较多,比较集中,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对特区的繁荣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必须首先予以充分肯定。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特区的外资企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程度的偷税漏税,部分企业职工的生产安全、劳动保护和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企业党团工会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还受到不应有的限制,以及劳资纠纷时有发生等等。已经颁布的一些有关外资企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如何重视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法规和加强监督管理,通过总结实践经验,走出一条对外资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的路子,似乎已经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时候了。当然,加强和完善管理绝对不意味着限制外资企业的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各个特区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实践中,如果能够通过积极探索,在这方面也能率先为内地提供有益的经验,将是特区对全国改革开放的又一重要贡献。
(十)
各个特区都应该进一步重视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管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在这次重去特区的调查中,在特区工作座谈会上,听到特区的负责同志都很强调这一点,但仍觉得对这方面问题重视不够或系统研究不够。各个特区业绩辉煌,应该热情讴歌,这无疑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主流,但各地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就这次调查得到的印象,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权钱交易现象仍比较突出;二是一批暴富户有引导社会畸形高消费和向食利者层发展的迹象;三是卖淫嫖娼现象还相当严重,并非靠一两次或几次集中打击所能解决的;四是社会治安还不如人意,刑事犯罪的猖獗和境外黑社会势力的渗透不容忽视。这些情况,不仅特区有,内地也有,有的地方也比较严重。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坚决措施,治标治本兼施,使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无疑是特区建设和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