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举行座谈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四十周年田纪云在会上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4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举行座谈会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四十周年
田纪云在会上讲话
本报北京6月23日讯记者蒋千红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4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出席座谈会并发表了讲话。他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首先提出并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4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田纪云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概括了最根本的国际关系准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应该在此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田纪云指出,现在有些国家打着人权和民主的旗号,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对别国施加压力和影响,企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只要是侵犯别国的独立和主权,干涉别国的内政,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就不得人心,就会遭到世界人民的谴责和反对,是注定要失败的。
他说,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也是忠实的奉行者。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我国已同15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全国人大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已同130多个国家的议会和国际议会组织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他说,中国坚决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使将来经济发达了,强大了,中国也不会对任何国家和地区构成威胁。中国永远是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稳定因素。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也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田纪云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载入了我国的宪法,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将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维护和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今天在会上发言或作书面发言的有彭清源、冯之浚、杨纪珂、蔡子民、徐信、姚仲明、符浩、杨公素、李慎之、谢黎、马列、陈鲁直等。他们在发言中回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及其对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现实指导意义。座谈会由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朱良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雷洁琼、秦基伟、李沛瑶,秘书长曹志以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外交部负责人、当年参加有关活动的老同志等约40人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