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欲在卢旺达重演联索行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5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欲在卢旺达重演联索行动?
本报记者许世铨
6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5票弃权通过了由法国提出的929号决议,授权法国在战乱日趋严重的卢旺达实施一项为期两个月的“临时多国行动”。一支由2500人组成的法国部队拟于23日开进卢旺达。
自1990年10月卢旺达爆发内战以来,联合国为解决这个中非内陆国家的危机已先后通过了10个安理会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卢旺达援助团”(联卢援助团),开展了维和行动。法国代表在解释提案时说,法国采取主动行动的原因是,在过去两个月内,卢旺达发生了大屠杀,在联卢援助团的人员和装备得到充实前,“需要一个多国行动以保护平民的生命”。但22日通过的新决议和以往的决议有两点突出的不同:一是法国行动是在联卢援助团的框架之外进行的,实际上是由法国一家采取的军事行动;二是这一行动并未得到卢旺达冲突各方的一致支持和赞同。控制了一半以上领土的反对派“卢旺达爱国阵线”已明确反对法国出兵。某些支持决议的国家代表援引了1992年12月美国出兵索马里的先例,然而恰恰是这一先例引起了不少致力于使联卢援助团获得成功的国家的忧虑。中国副代表陈健在发言中即明确表示,考虑到联合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的经验教训等因素,中国决定投弃权票。他强调指出:“诉诸武力和采取强硬手段只能导致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同样投了弃权票的巴西代表担心法国的行动将损害联卢援助团的使命。
如果回顾一下卢旺达战乱的历史和联合国卢旺达维和行动所经历的曲折,人们将不难更清楚地理解中国、巴西等国所持的立场。
卢旺达战乱有深刻的历史、政治、部族背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占总人口约85%的胡图族和占少数的图西族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流血纷争。目前内战的双方,政府军主要是胡图人,爱国阵线多数是图西人。战乱以来,双方虽多次达成停火协议,但终因矛盾难于消除而烽烟不断。政府方面认为冲突的本质是“民族性”的,即图西人不接受1961年9月联合国监督下大选所确立的胡图人多数统治;爱国阵线则认为冲突是“政治性”的,要求成立基础广泛的民族政府。尽管如此,在非统组织和坦桑尼亚的积极调解下,冲突双方于1993年8月在坦桑尼亚的阿鲁沙签署和平协议,同意在今年1月成立基础广泛的过渡政府和过渡议会。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协议未能按期兑现。4月6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里马纳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的座机在基加利机场原因不明地坠毁,二人同时遇难。这一惨剧立即使战争陡然升级,并发生了对平民百姓的大屠杀。据联合国秘书长报告的估计,在这个仅有700万人口的国家里,已有25万至50万人被杀,150万人流离失所,40万人逃往邻国沦为难民。报告称有“确凿证据”表明,屠杀是政府军及其支持者所为,受害者多为图西族。在这种混乱情况下,联卢援助团的10名比利时特遣队员也惨遭杀害。为此,安理会于4月21日通过912号决议,将联卢援助团的兵力从2500人减至270人,维和行动受挫。虽然安理会于5月17日又通过918号决议,把援助团兵力增至5500人,但时至今日援助团人数仅恢复到503人,很难完成赋予它的任务。
以上的事实说明,卢旺达的危机并非一日之寒,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过耐心谈判,促使双方以国家利益为重,逐步消弭分歧,化干戈为玉帛。希冀遣一营之师,以除膏肓之疾,不管动机如何,是很不现实的。美国出兵索马里的殷鉴不远,不可不察。
(本报联合国6月2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