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美国人看重“信用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5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国人看重“信用史”
朱华钧
美国人在经济行为中都有个人的“信用史”。因而,各地都设有一些专门记录个人“信用史”的公司,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人们在与银行、信用卡公司等打交道时,虽然自己是“上帝”,可也得小心谨慎,严格遵守银行的规章,不懈地争取建立良好的“信用史”,以便在必要时,特别是需用更多的款项时,有所依靠。
个人拥有良好的“信用史”,立足社会就自如得多。如美国人拟租房,房东在与承租人签合同之前,总要向“信用史”公司或承租人的前房东咨询。美国一些人喜欢超前消费,如手头钱不足却要买新车;在租房不如买房的共识下,很多人要靠银行贷款买房;有的人则通过银行借款做生意,如此等等。有好“信用史”的人就容易得心应手,因为银行等总是希望有信用的顾客多用他们的卡,多花钱或多借钱。
个人“信用史”的建立,一般都是从零开始。因为如果你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有足够的银行存款,没有信用好的人担保,就申请不到信用卡,也就谈不上建立“信用史”。在美国,工资一般是直接发放到个人在银行的帐户内。所以,任何人有了固定收入,立户拿到信用卡,就在个人收支方面与银行打起交道,只要每月用钱没有超过银行许可透支的款额,并能按期向本人的帐户内存款,就建立起“信用史”。起初,银行一般只允许个人的信用卡透支几百美元,因为怕你滥用,无法归还。随着个人收支的增多,特别是每月能按时存款,“信用史”就随之“增值”,并打下坚实的基础。银行也逐年加大信用卡可透支的款额,并提供更多的优惠服务。长此坚持下去,个人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史”,直至银行可以同意给予大宗的借款。
细细想来,美国人在经济行为方面建立好的“信用史”,也像在职业上争取有个“好履历”一样。这种方式在促使人们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等方面,起着重大作用。因为人们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业和创造美好的生活,就不会去做因小失大、毁损个人信用和声誉的事。美国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主要靠严格的法治手段之外,无疑也得力于这些举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