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旱路”不通走“水路”——元江开发资源奔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6
第4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旱路”不通走“水路”
——元江开发资源奔小康
本报记者李春雷
在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被当地人称作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地势平坦,终年无霜,光热资源丰富,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温室,极有利于双季稻、甘蔗、咖啡等农经作物及芒果、香蕉、荔枝、菠萝蜜等热带水果的生长。但因为缺水,多少年来,几十万亩土地在荒芜中沉睡着,资源富饶的热区变成了贫瘠的干坝子。
元江的哈尼族、彝族人口占全县的大多数,他们多住在海拔1500米上下的山区。山上水资源丰富,但气候凉,土地阴湿,加上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较落后,当地群众始终难以摆脱贫困的束缚。
步入80年代,元江县委、县政府通过研究县情,看到了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也认清了潜在的优势:低海拔地区有气候资源的优势;而山区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县内还有众多的河流,便于蓄水和引流灌溉,还可开发水电资源。
旱路不通走水路!水,在元江经济发展中成为关键的一环。把山区的水和热区气候的优势互补,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了元江各民族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明晰思路。县委、县政府决定把治水办电作为发展民族经济的突破口,采取山坝结合的方式来开发热区,尽快让元江的各族群众走上小康之路。县里决定,采取先易后难的方法,首先在山区分期分批修建和扩建水库。
建水库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对一个贫困的边远民族山区县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他们一方面争取上级扶持,另一方面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以工代赈”等形式,多渠道集资投劳。同时,实事求是地择优动工,以小为主,中小结合,扩建和新建并举,在资金上精打细算,工程上一项,成功一项,已建成的3个中型、35个小型水库形成了库群。现在,元江县分布着西北、东南、清水河三大灌区,覆盖耕地面积12万亩。
为了帮助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尽快脱贫,元江人又摸索出让山区劳动力资源与坝区土地资源结合的路子。蓄水引水下坝区,开始使山区的水利资源和坝区的土地、气候资源优势的结合变成现实。有了水,有了电,坝区平坦土地种水稻,荒山坡地种甘蔗、芒果、蔬菜,都成了脱贫致富的门路。他们采取让群众搬迁、季节性下坝、下坝承包土地等形式,增加其财源。羊岔街乡街子河村,过去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举村搬迁下坝的当年,主要靠种甘蔗脱贫,这两年人均纯收入超千元,一跃成为全县的富裕村。到去年,元江共开发热区11万多亩。举村下山居住
的1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00元。全县有7000多户4.7万人因此脱贫。
高山蓄水,山腰发电,热坝区开发灌溉。元江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充分利用了千百年来白白流失的水资源,让水产生了系统、整体的经济效应。从治水办电入手,山坝结合,开发热区,元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活力。目前,全县农田水利化程度已达68%;电力充裕,装机容量6.5万千瓦,农村电网覆盖率97%,以电代柴面达47%,步入了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器化县的行列。(附图片)
上图:元江县新辟的稻田。 李学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