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15分钟又称一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为什么15分钟又称一刻
我们平时常称15分钟为“一刻钟”。那么,“刻”这个时间概念是怎样产生的呢?
我国古代一般是用一种叫作“漏壶”的计时仪器来测定时间的。漏壶俗称“水钟”,我国有泄水型和受水型两种类型:一种是单壶,属泄水型(见图一);另一种是复壶,属受水型(见图二)。单壶只有一个储水壶,内有表示时辰的刻度。装满水后,水从底部的出水小管慢慢漏出,人们便可从壶内水平面所露出的刻度线上“读”出时辰。早期在漏壶内标制刻度时,没有考虑到水漏出后水的压力会逐渐减小并导致流速减慢,因而影响了计时的精确度。所以这种单壶不合用,于是改进为复壶。
复壶有两个以上的储水壶。元朝的漏壶(如图二)由四个铜壶自上而下叠置组成。上面三个壶的底部一侧都有小孔和小管。最上面的一壶装满水后,水即以恒定的流量逐渐从小管流入以下各壶。最下一只壶(圆柱形的)内装有一只直立的浮标(有的是“漏箭”)上面有刻度(一般为100个刻度)。水逐步升高,浮标也随之上升,这样就可知道时辰了。水全部注入圆壶,正好需要大约一昼夜时间。
到明代以后,我国有了钟表,漏壶逐渐被废弃不用。钟表传入我国后,有关专家发现“漏壶”上一个刻度的时间正好相当于钟表的14分40秒。于是从清朝开始,人们便把一刻钟定为15分钟,一个小时正好等于四刻钟。
(6月11日《周末》寒青文)(附图片)
(一)(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