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走向联合的探索——中国科学院“面向工程”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6-2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走向联合的探索
——中国科学院“面向工程”综述
本报记者温红彦
中国科学院基于多年的科技面向经济的探索,于1992年初正式推出一项与经济进一步结合的重大工程计划——“面向工程”,旨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地方、行业和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两年多来,“面向工程”作为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国家计划的组成部分和延伸扩展,互为补充,携手联臂,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学院“面向工程”经验交流会上,2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和各产业部门领导一起回顾了两年来“面向工程”的成功实践,共同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型体制。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是我们所处的伟大变革时代的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时代的使命要求科学技术不仅面向成果应用,更要面向产品市场,从单一的“面向”向综合复杂的“面向”转轨。中科院副院长王佛松教授在总结“面向工程”的发展特点时说:“‘面向工程’已经从一般性的技术转让走向共同进行研究开发,共同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从单一同企业的合作走向与企业集团或行业的合作;从与一个所、一个厂的合作,走向与多所、多厂的合作;从合作研究开发走向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企业集团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这种多元化的组织形式,使合作呈全方位发展的趋势。到目前为止,中科院已先后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燕山石化总公司、武钢集团、冶金部以及湖南、浙江、山东、北京、天津等40多个省、市、部门和行业的3000多个企业建立了联系和合作关系,有近2万人参与了这些合作,有1000多名科技人员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
这是一条循序渐进的科技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中科院立足国情选择的一条前景灿烂的合作之路。成功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可观的经济利益。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程总公司的毛占元总经理在交流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同中科院的合作,不仅使中科院已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促进了武钢科技人员研究水平的提高。自去年中科院与武钢签订合作协议以来,15项互利互惠、风险共担的技术合作合同先后生效,其中中科院化冶所设计制造的炼钢用双流氧气喷枪,在武钢试用后,每炉炼钢时间缩短了半小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与兰州连城铝厂合作,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三级管理控制一体化的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使该厂每吨铝节电400千瓦时,年增效益1700多万元,成为有色金属行业中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合作使双方进一步感受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巨大潜力。
与企业联合攻关,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是合作的另一途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抚顺石油二厂联合攻关,完成了国际首创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的新工艺,目前正在实施2.5万吨规模的工业示范工程,预计企业可增产值6000万元。另外,在与省市开展全面长期科技合作,在共同承担国家产学研工程项目,促进高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全国已组织实施的7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中,中科院与有关企业合作承担的就占了5个,如细旦超细旦丙纶长丝及制品、辐射加工等。
“面向工程”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观念也造成在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难以合理解决的问题,诸如研究成果的分配、归属问题,双方对转化资金的投入比例问题等等。“面向”和“依靠”唇齿相依,而一些企业在合作初期紧紧“依靠”科研单位,一旦掌握了某项技术,便改“依靠”为“摆脱”,只剩下科研单位“面向”企业“讨债”了。还有些投资大、前景不明朗的开发项目,风险由谁承担,利益如何分享,这在合作中也常出现令人不快的争执。“面向工程”中成功的合作经验告诉人们,只有互济互谅、风险共担、权益共享,才能走向从项目合作到思想合作的更高境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