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为有源头活水来——河北冀东水泥厂精神文明建设探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文明新风征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北冀东水泥厂精神文明建设探秘
张严赵曼李喜平庄言
新年伊始,坐落在燕山脚下的河北冀东水泥厂又传出喜讯:1993年该厂年产水泥143.6万吨,超过设计能力14.6万吨;创利税2.5亿元,比上年增长80%,经济效益居全国建材行业之首,荣夺“七连冠”,并连续6年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冀东水泥厂对精神文明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算了4笔帐:
第一笔帐: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职工素质提高,管好现代化设备,缩短投资回收周期,仅用5年收回3.9亿元的投资,比国家计划提前13年。
第二笔帐:发扬爱国奉献精神,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该厂引进的是70年代末日本全套设备,设计水泥窑运转率为85%。1993年达到92%,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三笔帐:树立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狠抓产品质量管理,产品产销率一直保持100%;北京亚运工程70%的水泥是该厂生产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对该厂“盾石”牌水泥“免检”;韩国客商说:“冀东水泥进入南韩,改变了中国水泥形象。”
第四笔帐:开展“做主人、比贡献”活动。该厂扩建第二条生产线需增加2亿元贷款,厂党委号召全体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确定了“一线保二线,年增效益7000万,三年增收两个亿,自筹资金不增加贷款”的奋斗目标。1993年,提前4个月实现年增效益7000万的奋斗目标,全年增效益超过1亿元。
算这4笔帐,为一个现实的重大课题找到了答案:企业抓精神文明建设大有可为,开发精神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厂长杜金弘深有体会地说:“冀东水泥厂生产的每1吨水泥,创造的每1元利税,都有两个含量:一个是高技术含量,一个是精神文明含量,是全厂职工将精神转化为物质的结晶。”
    把精神动力转化为企业活力
冀东水泥厂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挖掘企业的潜力,首先挖掘人的潜能。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在全厂广泛地、不懈地开展了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利用多种形式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动力。
这个厂领导干部是学哲学、用哲学进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榜样。有这么一件令人难忘的事:1990年秋,是冀东水泥厂最困难的时期,市场疲软,储量6万吨的水泥库爆满。有人提出停产待销。厂党委书记白鸣岐、厂长杜金弘算了一笔帐,大窑停运一天,少产熟料4000吨,损失120万元。他们用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市场和生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大胆地作出了大窑不停、倒运熟料的决定。几个月后,倒运出的10万吨熟料随着市场的回升销售一空,相当于多创产值1300万元,利润800万元。事后,全厂职工无不佩服领导科学决策,高兴地说:“这10万吨熟料进入国际市场是学哲学的结晶,是‘精神’变的‘物质’。”
在学哲学活动中,厂党委一方面积极地予以支持和辅导,给全厂2500名职工每人购买一套新版《毛选》、《邓选》、《工人哲学导读》,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召开用哲学现场会,使学哲学小组发展到44个。另一方面,紧紧抓住“联系生产实际学用哲学,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这一主题,使思想教育活动化作职工巨大的精神动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因而,当人们问起冀东水泥厂的优势是什么时,厂长杜金弘感慨地说:是人,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职工!
    精神动力产生的源泉
如果说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是冀东水泥厂发展的内因,那么,全方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文明职工标准,形成企业、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保证监督机制,则是该厂发展的外因。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是冀东水泥厂干部职工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每年年初,厂党委和厂部要制定“两个文明”目标,并做到“决策、布置、检查、表彰”四同步。
为了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人,这个厂还开展了评选文明职工活动。大多数职工经过评选被命名为文明职工,使少数不文明职工感到有压力,并努力向文明职工转化。工厂建立起文明职工升降制度、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奖惩制度,使职工行为规范化。职工违背了文明职工条件,厂文明办经过核实立即取消其文明职工称号,通报全厂,月奖金下降50%,考验4个月,有改过表现经本人申请、群众评议、车间签署意见、厂文明办批准,方可恢复文明职工称号。
冀东水泥厂用文明职工活动规范职工道德行为收到了明显效果,遵章守纪、文明礼貌蔚然成风。1993年非文明职工由100名减少到7名。全厂文明职工由80%上升到99.7%。如今的“冀东人”,已把文明职工称号看成评判一个人道德好坏的水准。某职工若不是“文明职工”,人们肯定会说这职工有“问题”;某青工若不是“文明职工”,谈恋爱十有八九告吹。
为了完善监督机制,他们在厂内设置了21个文明监督窗口,在200个生产班组设立了文明监督岗,还在工厂周围设立了36个文明监督站,从社会上聘请了43名文明监督员,在居民区聘任62个精神文明指导员,形成“三位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格局。
一次,一名职工在饭店吃豆腐脑,吃剩的半碗扣在餐桌上,饭店服务员批评他,他满有理,说:“我有钱,再买。”这件事反映到厂里,取消了他的文明职工称号。事后,这名职工几次到饭店向服务员赔礼道歉,还帮助清扫,搞服务,连饭店的人都感到不好意思,主动到厂里为这名职工说好话,要求表扬,恢复他文明职工称号。
1993年冀东水泥厂完善了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人人都有章可循。在“干部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这样规定的,“领导干部要做人民的公仆”。厂党委书记白鸣岐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他处处率先垂范,曾被评为唐山市“十佳模范公仆”之一。去年11月的一天,他正在医院输液,听说李鹏总理已批签冀东水泥厂第二条生产线扩建工程,并列入国家“八五”计划,立即出院跑到北京、天津设计院安排筹建工作。
在冀东水泥厂,500多名共产党员也是处处带头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榜样。一次,该厂水泥窑的篦板坏了,按常规,要等到窑炉慢慢冷却后才能拆旧换新。共产党员张增光、郑亚杰带领职工冒着100多摄氏度的高温,披着浸水的棉被冲进炉内清换篦板。高温烤得他们透不过气来,炽热的篦板把鞋底烫化了。他们3分钟一换人,经过7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使水泥窑提前恢复生产,多为国家创造了近100万元的财富。一位外国专家见状感慨地说:“我到过许多国家,没有见过这样的企业,这样的好工人!”(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