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在美国“济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2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在美国“济贫”
张毅军
若非亲眼所见,这种情景使人实在难以相信竟是发生在美国的首都华盛顿。
熬得稀烂的蚕豆和土豆泥,烧得焦黑的米饭,发出刺鼻怪味的实心面,掺杂着一些煮得半生不熟的鸡块摆放在大盘与大桶里。这时,几百个黑人,夹杂着一些白人和亚裔,排着长队默默地等着开饭。
这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一家贫民救济所,发救济食品开饭时的情景。
夏天,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经常组织在美学习和进修的中国学者到美国各地参观访问。为了让我们充分了解美国下层贫民的生活,委员会特地安排我们十几个研究国际关系和美国历史的中国学者,到华盛顿东北郊黑人聚居区的这家贫民食物救济所参加“义务劳动”。
据管理人员介绍,该救济所已开办多年。救济对象大多是失业的或没有劳动能力的黑人。近两年,由于美国经济不景气,黑人失业者骤然增加,来这里找饭吃的人也由以前的一百多人增加到六百多人。食物是由各种慈善机构提供的。工作人员多半来自美国各地的志愿者。而我们是来自中国的第一批志愿工作者。
我们穿上救济所的绿围裙,在开始工作之前,先尝一下饭菜,实在难吃。为了不使管理人员难堪,我们还是咬牙强咽了下去。
大批黑人排着队,每人领上一份饭,在座位上默默地吃着。偶尔有一两个黑人大声抱怨饭菜的味道太差或数量太少难以果腹,都被管理人员毫不客气地呵斥了回去。
和我一起分饭的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位高中女学生告诉我,她每年都要到这样的慈善机构从事义务劳动,为的是不忘记在富庶的美国还有许多贫困穷人,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一位拿着提琴盒、衣着寒酸的白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乘着给他倒水的机会,我和他聊了起来。他告诉我,由于找不到工作,在街头卖艺难以糊口,只好每天到这里来吃救济。说到激动处,他用勺子敲着盘子说:“美国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吃不饱和无家可归,治安状况又如此糟糕,而政府却还在对别国指手划脚,说三道四。肚子都吃不饱,还有什么人权和尊严可言。”
在门外,我们正想抽根烟解解乏,几个黑人立即走过来伸手要烟。拿着我们给的“红塔山”香烟,一位黑人仔细端详了一阵,不住地点头说:“中国烟,不坏。”
离开救济所,我向陪同我们一路参观的美国小伙子拉里·马丁提问,为什么堪称世界最强国的美国至今解决不了许多人的温饱问题,街头上要饭要钱者和无家可归者比比皆是,而且绝大部分是黑人。
拉里沉吟片刻,说这里有许多原因,有历史的原因,有心理上的原因,还有……他一脸茫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