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合唱:自发兴起的群众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2
第8版(周末)
专栏: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

  合唱:自发兴起的群众文化
元也
正当专业合唱团体处在困境的时候,群众业余合唱事业却自发成长发展起来,朝气勃勃,声势浩大,遍及全国。7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将迎来海内外59个高水平的合唱团,显示出我国业余合唱在国际上已形成影响。群众合唱的繁荣,可以为文艺体制改革、群众文化工作,带来不少有益的启示。
专业合唱已经许久悄无声息了,尚在维持的专业团体只剩有数的几个。中央乐团合唱团去年赴加拿大参加国际合唱节,幸亏有传媒的恳切呼吁,社会才援手相助,旅费终于有了着落。合唱团,称之为文艺团体困难户中的再困难户,并不为过,因为他们比交响乐、歌剧、芭蕾的处境还要不如。
然而,就在专业团体面临歇业的关头,群众合唱事业却在没有政府拨款,没有领导机关组织的情形下,自发形成气候,日益繁荣。遍布在祖国各地的许多厂矿、机关、学校、商贸公司、军队、老干部组织、宗教团体、文化馆,都相继成立了各种类型的业余合唱团,远达云南的弥高县、长白山下的延吉市,深至北京延庆的山坳、西北的大漠。北京、上海、四川、广东、江西、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等省市已举办一次或数次合唱节、合唱比赛。从1986年的第二届开始,北京合唱节成为全国性的合唱活动。1991年,第三届北京合唱节共进行了10天,经过严格选拔的21个省市的60个合唱团汇聚北京,其中大多为业余团体,几乎包罗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面,规模、人数、水准可谓空前。
以“为了明天,和平、友谊”为宗旨的北京中国国际合唱节,一年一度,已连续兴办两届,第三届也将在7月16日进行。这标志着我国的合唱事业,尤其是群众合唱的发展已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因为合唱节中我国的代表也是以业余为主。第三届的团体数、总人数都超过前两届,近3000名中外歌手还将在万里长城脚下欢庆合唱节的闭幕。
切近大众的艺术
欧洲的合唱,源于教堂音乐,唱诗班便是合唱团,这一文化传统,经过漫长的岁月而不衰,普及到全社会,一直延续至今,仍然兴盛。他们的合唱团基本上是业余的,每位从事者平时都有职业,训练也是利用工余时间,只有演出才汇聚一堂。而合唱传入近代中国时,正值社会大动荡,合唱天赋的特点使它立刻就与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所以应该说,是救亡图存的社会风云孕育了中国的合唱事业。30年代以后,合唱进入丰收季节,在冼星海、黄自、赵元任、张曙、贺绿汀等音乐大家的笔下流淌出的一批传诵久远的作品,无不回荡着唤醒社会、鼓舞民心、号召人民勇赴国难的慷慨旋律。这个时期到1949年,合唱属于民众的文化,多由社会各阶层人士自己组织起来,进行演练。建国之后,合唱在风格上延续了革命年代的传统,只是形成了专业与业余并重的局面。80年代以来,因为文艺体制的弊端、观众人数的锐减、市场经济的冲击、经费的短绌,使专业团体陷入窘境,歇业的歇业,停顿的停顿,改行的改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唱的衰退,而是还原到它的本来位置,回到民众中。因为它不像其他门类的文化那样,深受专业文艺的左右。
合唱本来就具有极强的群众性,好学、易唱,能有众多的人参与;形式简单,一架钢琴或者一把手风琴甚至无伴奏皆宜,行动轻便,费用节俭。合唱对社会又有凝聚力量的作用,对民众又有艺术熏陶的作用,精神升华的作用,开启心智的作用。因此,合唱是一项最值得发展的高品位的群众文化。
人们为什么要合唱
近几年群众合唱在社会上之所以受欢迎,除有合唱自身的特点外,还得助于时代。
经济的发达,使人们普遍产生了参与文艺的欲望。作为个体,可以去唱卡拉OK,但作为群体,最佳选择便是合唱。况且有许多人并不愿意或者总是去唱流行音乐,他们希望接受更有艺术修养更为规范的文化训练。经济发达的广州市举办的广州合唱节,合唱团多达120余个,出自各行各业,不但演唱水准高,而且创作的一批合唱新作也在上乘。另外如北京、上海的合唱活动也是全国一流。
许多单位愈来愈需要互助友爱的精神。一个单位的团结友爱共进,当然少不了纪律、道德、技术协作的力量,但假若以一种共同的文化兴趣作为纽带,岂不是更自觉更真诚更和谐?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系统都拥有自己的合唱团,据他们自己讲,与此不无关系。
树立企业文化形象,增加职工的文化素养,有益于企业的发展,这是愈来愈多的企业领导正在形成的意识。首钢、武钢、胜利油田等大企业,广东地区的中小企业都是基于这一认识,才成立了职工合唱团。像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油龙”合唱团已在海内外打出了知名度,企业也跟着增光。在即将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我国企业合唱团所占比重明显提高,表明合唱事业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业余合唱团中,老干部合唱团、老教师合唱团、老同学合唱团非常之多。这些老人退休之后,既可以借参与合唱团之机,联络旧人,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比任何人都看重合唱团这个大家庭。
文化不能没有奉献者
我国群众合唱的兴旺,还受益于众多的音乐教师和专业指挥的培育、组织之功。在中小学、少年宫、文化馆中,有着数量可观的音乐教师。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本着教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开掘学生的艺术天赋。不少音乐教师认为,要想提高少年儿童的音乐素养,仅仅授之以乐理常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参与表演,走到台上,才具有最佳效果。因而,近些年的业余合唱团发展最早也最多的是中小学校和少年宫。
虽然专业合唱团体落入瘫痪半瘫痪状态,但全国的50余位合唱指挥不甘沉落,早在六七年前,他们就主动走向工厂、学校、机关、部队,义务辅导群众的合唱。像秋里、杨鸿年、聂中明、吴玲芬、李华德、胡德风、唐江、王树人、高伟等知名艺术家,已经数年如一日,长期在几个甚至十几个业余合唱团授业,经年累月地奔波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正是他们的辛劳,才换来了群众合唱的高水平。
当我们感叹群众合唱今日辉煌的时候,不能不提起一个群众组织——中国合唱协会。从合唱指挥学会到中国合唱学会再到中国合唱协会,已有8个寒暑了。8年里,他们一无办公室,二无资金,三无专职人员,却筹办了一届又一届全国和国际的合唱节,还编辑会刊,对外联络,指导各地的合唱组织。一切一切的繁务琐事,居然由秋里、胡德风、聂中明、孟昭林、冯婉珍这几位资深艺术家操作。冯婉珍,一位中央乐团合唱团的老团员,已经退休,她的家她的私人电话她的老伴和女儿,成了合唱协会的办公室、联络站、编辑部、勤务员。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组织。
繁荣带来的思索
群众合唱事业,在目前的各类文化中,称得上是健康、顺利、正常、成功的一项。它的发展过程,为我们的群众文化昭示出一些道理。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支持、管理和领导与以往不同,既没有投入大笔的钱再建什么团体再养什么人员,也没有事无巨细,一概统揽;而是采取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参与重大活动的主办、关键时刻提供一定的专款这样的方式,把眼光放在宏观的指导上。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单位是否成立合唱组织、举办合唱活动,完全根据群众的文化兴致、当地的社会状况、单位领导的统筹安排确定,没有指标,不下命令,全凭自觉自发,水到渠成。
国内的各种合唱活动,大多由企业赞助,参与团体自己承担费用,只有少量特别困难的予以补贴;国际合唱节都是与中国国际旅行社联合举办,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既促进文化,又增加旅游收入,也节省开销,而如此作法,并未影响各团体的参与热情。
当然,近几年业余合唱的发展也不是事事顺心的。第二届北京合唱节曾产生了大量的合唱作品,不少是在民族音调的基础上,运用西洋手法创作出来的,无论从民族性还是从技法讲,都是佳品。但第三届北京合唱节的新作就大为减少,只得唱老歌。因为前一届时值合唱事业复苏,急需合唱作品,久已搁笔的作者终于等到了闪光的时刻;但后一届正处商品经济的浪潮中,文艺体制又未改变,写合唱作品无名无利还费事。除像中央乐团作曲家田丰这样执著于合唱的人,仍徜徉在云南山水间写他的云南风情,大多数音乐家纷纷改笔,不再写合唱作品。因此,发挥宏观调节,扶植合唱事业中必须养护的那一部分,包括指挥的培养、作者的补贴、合唱协会的正常运作等等,将是合唱事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不然,这项事业就有可能畸轻畸重,失调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