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记“硬骨头六连”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3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
——记“硬骨头六连”党支部
新华社记者徐殿龙新华社通讯员仇金楼本报记者翟启运
“七一”前夕,“硬骨头六连”党支部再次被评为全军先进党组织。解放军总部有关部门这样评价它:“硬骨头六连”党支部在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面旗帜。
“一班人”齐唱同心曲
在六连,党支部“一班人”都有这样的姿态:只争连队荣誉,不争个人功利。老指导员范洪庆配合过三任连长的工作,但他从不以老自居,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当范洪庆与连长王宏搭档时,连队接受新兵培训任务,要挑选部分战士当骨干。连部通信员孟宪林利用有利条件,要求指导员把他选上当骨干。范洪庆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可在连长王宏那里卡住了:“孟宪林没在战斗班呆过,缺乏教学经验,当骨干不合适。”
出乎意料的回答,使范洪庆不知所措。他和王宏是同学加战友,原以为这点面子会给的。晚上,范洪庆冷静地回味着王宏的话,越想越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再也憋不住了,叫醒了睡在同房间的王宏:“老伙计,你讲得对,我太感情用事了,还是把孟宪林调走吧,思想工作我来做!”
一个支部7名支委,免不了有磕磕碰碰的事。可六连党支部“一班人”善解矛盾。他们不分你高我矮,争你输我赢,琴弦虽然不一样长短,但弹奏出来的是一个曲调。
七班副班长因违反纪律,党支部已经给予他撤职的处分。作为排长,朱学猛的心里自然不好受,排里出了这样的事,自己的面子不好看啊!支委会上,朱学猛曾提出过不同看法,认为对七班副的处分重了一点,但他的意见没被采纳。
怎么办?作为支委的朱学猛,没有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和面子,也没有责怪其他支委不采纳他的意见,而是耐心细致地做这位副班长的工作,终于稳定了他的思想。后来,这位战士表现不凡,又重新当上了骨干。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集团军一位领导在连队蹲点后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用翻花名册,到六连转一圈,就能看出谁是党员。”
部队演习,连队进入疏散隐蔽地域,立即构筑工事。这是一块山地,泥石混杂,土质坚硬,挖掘掩体非常困难。官兵在党员的带动下连续奋战10多小时,到晚上9时,全连已构筑两套掩体,可还有两辆汽车掩体没有挖好。此刻,官兵们非常疲劳。战士们已经撤下休息。怎么办?20名党员二话没说,组成两个突击队连夜奋战。
天亮后,战士看到党员的手掌全是血泡,无不感动:“我们连队的党员不愧是排头兵!”
排长丁晓光揣着院校颁发的“优秀学员”证书来到六连。报到第二天,连队组织投掷手榴弹考核。没料到,干部、班长投出的手榴弹像长了翅膀似的,都飞到了60米开外,而他却投了52米。要知道,52米已达到了投弹的优秀标准。支部大会上,丁晓光还想辩解什么,可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火了:“我们连投弹平均是55米,你这个成绩过不了关!”“党员干部是排头兵,如果你自身不硬,怎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有哪个战士真正服你?”支部大会最后决定:“给丁晓光3个月时间赶队。”这不是六连党支部有意刁难初来乍到的丁晓光,而是对党员这个“特殊材料”提出特殊要求。当天晚上,丁晓光给自己制订了一份“赶队计划”。他拜本连投弹82米的“投弹标兵”陈光华为师,勤学苦练。拉断了4根麻绳,8根旧轮胎,终于使投弹成绩上升到64米。
六连的党员干部懂得,在新的时期,“跟我来,看我的”已有了新的含义。在战士的一些敏感问题上,尤其需要干部响亮地喊“看我的”!
战士高春涛的父亲是地方一家酒厂的供销员。他为让儿子学开车,带上好酒,准备送给六连的干部。当晚,他逐一拜访了班长、排长、连长和指导员,但一瓶也没有送出去。他又预订了一桌菜,可当发出邀请时,又遭拒绝。两招不灵,他又来了第三招。临走前,他把一个红包和一封信塞进了指导员的抽屉里。可就在他登车时,红包又被原封不动地送到了他手上。
回到家中,他忧心忡忡:儿子学开车的事没有指望了!可是不久儿子写信告诉他,连队已决定他去汽训队学开车,这是经全连官兵评选出来的。这位父亲给吴华山指导员写来一封信,感慨地说:“从你们言行里,我理解了硬骨头的真正内涵。”
好钢也要常淬火
向永锋在六连战士中本是个佼佼者,入伍当年就入了党。可没多久,这个当初被群众一致推荐入党的标兵,却在民主评议中被评为“最差党员”。
向永锋的问题,给党支部敲了警钟:出了炉的好钢也要常淬火。党小组开过会后,党支部让向永锋在支部大会上作检查,发动全体党员为他“把脉会诊”。
严格的批评如同给向永锋洗了一个“热水澡”,从此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论干什么都冲在前面。后来民主评议时,向永锋的“黄旗”被换成了“红旗”。
六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论是谁,都一样敢于较真,不留面子。
参加全军英模大会的张连长万万没有想到,从北京回来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次帮他解决问题的组织生活会。其实,事情不大,有人反映张连长拿了连队2公斤猪饲料回家喂鸡,折价只有1.6元。可六连党员觉得此事发生在党支部副书记身上,就不是小事。为此,他前脚进门,后脚就开他的会。党员们不讲面子,纷纷对他进行批评。
话虽尖锐,但张连长却觉得是党员们的肺腑之言,句句中肯。他认真地把大家的每一句话记在本子上,心情沉重地说:“大家对我的帮助太及时了,以前我没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不改正,真是不得了。”走出会议室,他就去司务长那里补交了饲料款。
在党员带领下,近10年来,连队年年被南京军区和集团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连、基层建设先进连,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一次,二等功6次;3次被中央组织部和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