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根系杏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我说教师这一行

  根系杏坛
河北省定州市定州中学冯习泽
我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
《冯才子回学堂》不过是《保定日报》第三版不显眼处一篇3寸见方的小文章。却在我们河北定州中学校园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好马不吃回头草,冯习泽刚进入政界才几个月就回来了,真掉价!有什么好吹捧的?”
“听说市委不愿放他回来,可他说他离开了教学工作受不了。还吟诗作赋,半夜里围着过去的教室转来转去。既是这样,当初干嘛还出去?”
“我看小冯回来是件好事。教育这一行更需要人才,他既铁了心地回来,肯定会有大作为。”
“谈何容易!在教育上要成就一番事业可没那么简单。”
作为《冯才子回学堂》中的主人公,我此刻却有一种归根的欣慰。
这个根,最初扎在我上小学的岁月里。我那时是班上最小也是最傻的一个。擤鼻涕总是满把捏,上厕所解不开腰带。那一回,上课铃响了,我还无法解手,急哭了。刘英才老师见班上缺我,竟找到厕所。他亲手帮我解腰带,还手把手教我:“看着——这样系腰带……”那时我就想,长大了当老师,也要像刘老师这样。
4年后我真的成了一名教师,总念念不忘要当刘老师那样的老师。可刘老师却说:“不行,像我——那是往回看,要往前看。你得做出你们这代青年特有的成绩来。”我想也对,要学习前辈,这大概算是一种“神似”吧!几年后,我不仅连年获保定地区学科教学优胜奖,还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13篇教研论文。
这使我在定州市小有名气。听着周围人“你在中学工作实在屈才”的话,自己也隐隐有一种压抑感。不久,定州市委宣传部要拉我“跳龙门”,出于一种见大世面展大才的冲动,我想去一段时间试试。
一试,却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重翻以前的日记和诗,开始怀念刚失去的教学生涯。夜半无人时,我独自伫立讲过课的教室前,追忆那“众星暖月春梦幻,孤灯寒窗秋虫吟”的教学情景,食不甘味夜不成寐。
那天下午我突然收到刘老师的一封信,只有8个字:“根系何处?知返为勇!”我心里一震,连续3天徘徊夜阑,终于在鸡鸣晓月中提笔复信,仅有一诗:
强者自胜弃袍笏,
智者自明归春园。
根系杏坛尽飘摇,
叶落归根果更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