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读曾克的《水晶般的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4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读曾克的《水晶般的心》
余飘
江泽民同志于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四项根本要求,特别是后两项要求完全适用于文艺创作与评论。我最近拜读了曾经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革命女作家曾克的近期散文集《水晶般的心》,受益匪浅,深切感到这正是一部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优秀作品。
这部散文集具有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的思想和艺术力量。其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作家以生活中具有高尚精神的人物为描写对象;二是在描写这些人物中倾注了作家自己的高尚思想和感情;三是作家善于以精湛的艺术技巧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水晶般的心》首先以较多的篇幅表现了我党领袖人物和我军将帅人物周恩来、邓颖超、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这样的主题和题材的选择是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根据的。我国人民素来具有崇尚、敬仰代表人民意愿的杰出人物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世代相传,已经成为民族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集子描写和歌颂的另一个重点是传奇式的革命战士和文学界著名人物。这些以水晶般的心写出的回忆性文字,具有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文学史料与很高的思想教育和审美价值。
作家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创业者和保卫者,由衷地赞美了这些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尚品德,给读者以效仿的榜样和巨大的鼓舞。
古文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恰当地说明了艺术技巧对于文学表达效果的重要意义。《水晶般的心》,正是以精练的细节描写和寓情于事和情理交融等精湛的笔法突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从而产生出独特而隽永的艺术魅力。请看从书中选出的精彩细节的镜头:刘伯承、邓小平把革命队伍中的知识分子比喻为“电灯泡”:他们能够发出光热,十分珍贵,但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又“易碎”,所以要特别给予保护。刘伯承在战争时期每天早晨第一要问的是“今天天气怎样?”可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二野在大别山内外线配合作战,刘、邓暂时分开,这时刘伯承每天早晨第一要问的变成“政委现在什么位置?”1939年周恩来在重庆初次会见曾克,首先看到的是对方的瘦弱,立刻给予热情的关注。1949年开国大典时,周恩来从人群中认出曾克,大声喊出她的名字,第一句话又是“你怎么还是这样瘦啊!……大概是在大别山跟‘小保队’(地主反动武装)斗争累了吧!”这两次说“瘦”,把周恩来对革命文艺工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得何等充分。
清代文学家刘大櫆说:“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水晶般的心》中的许多篇章,都巧妙地运用这种寓情于事、以事抒情、托物寄情的艺术技巧,使作品发挥出较强的感染力。作家还善于运用情理交融的手法,使散文具有亦情亦理,理壮而情浓的艺术魅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