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漫步宁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4
第8版(副刊)
专栏:

  漫步宁冈
灿珠
真担心盛夏的烈日把地球也燃着了,但车子一进宁冈,便觉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
重重叠叠的山,蓊蓊郁郁的苍翠;潺潺奔流的小溪,清清亮亮的甘甜。于我,更多的却是名胜对历史的辉煌的唤起:古城会议,新城战斗,龙市会师,步云山练兵,八角楼的灯光,七溪岭的硝烟……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一个个为中外人民所熟知所景仰的彪炳于史册的名字,竟然与偏僻的山区小县连在一起了。毛泽东一句“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更令宁冈人自豪和激动不已。
当年,茅坪八角楼上毛泽东那盏只点一根灯芯的油灯,照亮了一个中国,也照红了一个中国。如今,这并不十分雄伟的古老小楼,积满中外无数景仰者的脚印,注满了中外无数游客的目光。
我已记不清我是第几次又来到这里。
面对前面的青山、村落、碧树、清泉,以及一个挨一个,一个挤一个的卖糖果食品饮料土产的商店门面,我惊异于一种变化……
两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拎着小竹篮到我跟前,问我:“龙凤竹筷,买啵?”
我从她的竹篮里拿起一把用透明的塑料纸包装的竹筷,竹筷白里带点嫩黄,俨如象牙。我家里不缺筷子,但还是从衣袋里掏出了钱来……
据说,这竹筷,摆上了人民大会堂国宴的餐桌;这竹筷,成吨地运到澳大利亚;据说,生产这竹筷的有一家大的乡镇企业,还有许多个体户,一个张姓的个体户,一年上交的利税有一万多元。
我手里捏着龙凤竹筷,踏上八角楼古老的吱吱叫的木板楼梯,又进到开着一扇八角形的天窗的房间里。一切,按当年的原样陈设。毛泽东那时就在这里以他的远见卓识回答了那些对中国革命的前途的犹疑者: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此刻,我的思绪却飞到了北京。是的,邓小平在今天,不也正以另一种雄才大略告诉人们: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入夜,龙市街道上满街的灯火,月的皎皎清晖,便被华丽淹没;强劲的竟是流行歌曲,当代歌星的婉转歌喉,伴着远处有节奏的若有若无的隆隆机器声。
脚下便是龙江。龙江潺潺,这千古不废的琴弦,弹奏的歌里,有泪,有血,有呐喊,有硝烟,有哀怨,更有壮烈……龙江对面那块草坪,于是耸立起了革命的丰碑。当年,秋收起义部队与“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此会师,那便成了红四军,三打永新,星星之火,烧出了225公里井冈的红色天地;后来各路红军发展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以燎原之火,烧出了一个红彤彤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我漫步在会师桥上,我想寻觅毛泽东、朱德以及千千万万红军的那一双双草鞋的脚印。
一辆大卡车满载驶过。我的脑海里显现出的是宁冈茅坪乡的一个年近半百的副乡长,他肩上背着一床沉甸甸的竹筒凉席,手里提一袋沉甸甸的龙凤竹筷,脚穿解放鞋,汗流浃背地挤上火车;在北京,操着浓重的宁冈口音,和经贸人员,坦诚洽谈……
老区人老实,操守着的依然是50余年以前留下的“艰苦奋斗”四个字。
我回身仰望会师纪念碑。碑与天接,天很蓝,云很白,月很小。我想,或许是只有这“艰苦奋斗”,才能耸立成老区今天以及未来的辉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