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无悔人生——记原泽普县副县长张家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8
第1版(要闻)
专栏:

  无悔人生
——记原泽普县副县长张家骐
潘蒙忠王明辉杨新昌高立国
1994年3月30日,天空布满了铅灰色的云层,冷风裹着尘沙吹打着公路边几茎已绽出嫩叶的小草。上任才一个月的喀什地区世行项目办主任、原泽普县副县长张家骐正急匆匆驱车赶在返喀途中。
17时许,小车在离西克尔27公里处与迎面驶来的一辆装满油桶的“东风”半挂车相撞,死神瞬间吞噬了张家骐的生命。
噩耗传来,泽普人民无不震惊,悲痛之情如阵阵波涛撞击着人们的心扉。
    为泽普,他奉献出青春岁月
1939年9月,张家骐出生于安徽凤阳县临焦村。1964年,他从新疆八一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毕业,翌年分配到泽普县水利科工作。
在泽普,他送走了30个春秋寒暑,两鬓生出了白发,皱纹爬上了额头,汗水、劳累、工地和厂房陪伴他度过了大部分岁月,他用一颗赤诚的心在全县水利、工交、电力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
1975年底,泽普县决定兴建县水电站,由他任施工领导小组组长。水电站位于县城西南约28公里处,四周卵石遍布,荒无人烟。一到工地,他和大家一样住在地窝子里。白天,他忙着抓施工,眼镜片和乱蓬蓬的头发上总落有一层灰土;夜晚,他与其他负责人一起安排民工们第二天的工作。
1977年7月14日,张家骐已两个月没回家了。7岁的儿子斌斌想爸爸,他爱人郝亚麟便托人把斌斌送到电站工地。可他整天忙于指挥施工,哪有时间管孩子。
3天后的一个中午,斌斌乘大人们不备,悄悄去泄洪池玩水,不幸溺水身亡。出事那阵子,他正挽着袖管与大伙一起浇灌机组壳座。当有人心急火燎地闯进机房告诉他这个不幸消息时,如遭五雷轰顶,他先是半张着嘴,两片苍白的嘴唇上下微微翕动却又惊愕无语,继而一下瘫倒在地,脸颊上沾满了水泥渣子。
处理后事时,有人问他孩子埋在什么地方,他轻轻地说:“就在这里吧,让斌斌看着我们把电站建成。从今后,让他再也别离开我……”
电站于1979年正式发电,县城和一些企业从此结束了用柴油机发电的历史。
80年代张家骐又开始筹建亚斯墩电站。为使电站工程尽快立项,1991年初,他与县计委主任一道去自治区水利厅递交立项报告。赶到厅里,厅领导去了阿克苏,他们掉转车头就往阿克苏跑;到了阿克苏,厅领导又去了拜城。整整两天两夜,他们在车上颠着、追着。饿了,在路边的小摊买几个馕啃;困了,靠在座椅上打会儿盹。驾驶员怕他俩累着,对他说:“还是回厅里等吧。”他摆摆手坚决地说:“不行,要分秒必争!”最后终于在库尔勒找到了厅领导。11月下旬,电站正式动工,他任工程总指挥,吃住在工地,坚持在一线指挥。
根据原定计划,今年元月16日亚斯墩电站正式试机。元月4日下午,有段引水渠突然被渠水冲垮,如不及时堵住决口,不但不能按期试机,地处低洼处的亚斯墩村将成一片泽国。
深夜两点多钟,他与渠系建设负责人杨正天火速赶回电站工地。此时,决口越冲越大。他一跳下车便拿出了与老杨商讨好的抢险方案。60余名民工,在他的指挥下,连续奋战近50个小时,终于堵住了决口,保住了大渠。
再过几个月,总装机容量为3×4000千瓦的亚斯墩电站就可正式发电,电流将源源不断地输向泽普城乡,输向石油基地,全县经济将插上腾飞的翅膀,然而,他再也看不到这一天了。大伙动情地说:“建第一个电站,他搭进了宝贝儿子;建第二个电站,又没了自己,他是一心为咱泽普人啊!”
    为边疆,他奉献出知识与才华
张家骐常对人说:“我是党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能用学到的知识和本领为边疆人民服务,是我的光荣,也是应尽的义务。”
多年来,他始终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
商讨建亚斯墩电站时,水利系统的同志认识不一,争论焦点在于叶尔羌河分流下来的水量,究竟能不能建站发电。自治区和地区的一些水利专家对建亚斯墩电站也持否定态度。
他运用水电专业知识和经过多年考察、分析积累的资料,连续苦战几天几夜,写成了数千字的建造亚斯墩电站可行性报告,提出在叶河西岸的卡群和东岸可同时兴建电站的观点。之后,他与其他同志一起,找自治区、地区领导,找水电专家,给他们送呈报告,谈泽普水能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谈建造亚斯墩电站所具备的条件,谈电站建成后对泽普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经过多次分析考证,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终于作出了建站决策。
扎实的专业知识,加上惊人的洞察能力,使他主持或参与兴建的水利工程的成功率极高。
每年春旱,他发现图呼其河河水流失严重,而北面的乡又严重缺水。经过反复观察和水量测算,他向县上提出了兴建“南水北调”渠的设想,得到县领导的赞同和支持,并于1979年开挖,1981年引水成功。该渠南起图呼其乡阿亚发阿其玛村,北至古勒巴格乡阿热买里村,与波斯喀木渠相接,清澈的渠水通过引水渠浇灌了古勒巴格乡15个村的数万亩良田。一次踏勘,他发现在图呼其河底有几股长年冒水的泉眼,并有一定落差。他抽着烟边看边琢磨,忽然心头一亮:要是在这里建个小水电站,乡亲们该有多方便啊!
他亲自勘测设计并组织施工,不长时间就建起了一座75千瓦的小型电站,每年发电量在50万千瓦时左右,不仅为图呼其乡农民送去了光明,还解决了农副产品加工、砖厂及建筑队的用电问题。
多年来,他无保留地向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传授水电知识。原水电局副局长阿不都艾尼是他亲手培养的专业人才。阿不都艾尼虽学过水利专业,但缺乏实践经验。开始时,张家骐让他搞一些简单的小工程,后来又教给他水文测试和涵洞、闸口、简易桥梁等设计施工知识。几年下来,阿不都艾尼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少数民族水利干部。
他还自编教材,举办水电知识培训班。在他和水电局干部的努力下,一大批少数民族农民已成为乡村水电技术员。
    为乡亲,他奉献出片片爱心
生活中,张家骐也懂得情,也懂得爱,只是更多地给予了朝夕相处的乡亲。
县水泥厂厂长吐逊的爱人去年得了子宫癌,找了几家医院都说治不了,全家人急得团团转。张家骐知道后,马上给在新疆医学院工作的同学写信联系给吐逊爱人治病。吐逊家子女多,经济负担重,临去乌鲁木齐时,张家骐夫妇悄悄塞给吐逊50块钱,让他在路上零花用。
有一年冬,县电站职工徐敏的爱人在电话中对丈夫说,家里没煤,冻得受不了。他无意中从听筒里得知此事,马上与电站支书陈彦恒商量,给徐敏家拉去了两吨好煤。
1976年,他当水电局长,1985年任副县长,不管当什么官,他从不摆架子,乡亲们都爱接近他,与他无话不谈。在农村,说他的姓名未必人人知晓,可说“戴眼镜的大个子县长”,乡亲们都知他、敬他、爱他。
生前,他最爱说:“创业未有尽期,奉献永无止境。”
在泽普的30年中,因为忙,他竟未能与父母在一块过一个春节。每次去内地联系业务,为了给公家省几个钱,再远的路,他要么挤公共汽车,要么步行,脚上磨出了血泡、鸡眼,也不租用小车。他从不住高级宾馆,却走街穿巷去找最便宜的房间。
几年前,他有个在北京的亲戚,想把他调到石家庄工作,但他去信说:“这里的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这辈子就钉在这儿了。”自治区水利厅有他的熟人和同学,见了他几次都说:“只要你肯来,啥时候我们都要。”可他笑笑说:“不必了,哪里的黄土都埋人。”
    他活在泽普人民心中
1994年4月3日,张家骐同志追悼大会在泽普县工会俱乐部隆重举行。
依然是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早上8点,一些群众就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陆续来到会场。10点许,礼堂里站满了抹着热泪的人,县委大院、马路两侧挤满了神情悲伤的人,他们中有当地汉族、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也有石油基地和驻军指战员。
挽幛林立,花圈簇拥,寄托着人们对他的不尽哀思。
他安卧在鲜花丛中。早已泪眼涟涟的亲友和同志们追忆着往事,仿佛感到老县长还在身边。
——春节前,地委书记张秀明和行署专员阿不都卡得尔·乃赛尔丁因其工作调动找他谈话,他大手一挥坚决地说:“亚斯墩电站一天不建成,我一天不下山!”
——3月31日是他妻子亚麟的生日,26日他特地买了盘大蛋糕送到家里,还给两个儿子买了新裤子和钢笔。临走时,亚麟再三叮嘱:“我生日那天,全家人在一块聚聚,你一定得回来。”他点了点头:“我会赶回来的。这些年也多亏了你,我要亲手为你斟上一杯酒。”说完,朝亚麟看了看走了,可再也没有回来。
“一生为民,魂系叶河;忠诚报国,血洒边陲”、“呕心沥血,掏尽技艺为边疆建设作无私奉献;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使泽普腾飞献满腔忠诚”。饱蘸深情的挽联,是对他崇高品格的由衷赞美。
灵柩运往墓地时,成千的人站立在街道两旁为他恸哭,为他送行。清明节那天,仍然有不少的人去墓地为他致哀。
中共喀什地委、喀什行署于1994年5月25日作出决定,号召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向张家骐同志学习。
张家骐走了,带着对泽普人民深深的眷恋,带着对这片热土的无限真情,带着他一生追求的未竟事业。然而,留在全县14万各族人民心中的,却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