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辽宁开发性扶贫成效显著全省贫困人口八年减少213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9
第1版(要闻)
专栏:

  辽宁开发性扶贫成效显著
全省贫困人口八年减少213万
本报沈阳7月8日电记者段心强报道:辽宁省扶贫工作由救济性转到开发性轨道取得显著成效。1993年,全省16个贫困县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比1985年增长1.9倍、2.9倍、7.2倍,温饱尚未解决的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360万人减少到147万人。
辽宁经济发展不平衡,辽南沿海较富,辽东、辽西、辽北山区、沙漠地区相当贫困。1986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动员全省力量加速开发建设辽东、辽西、辽北地区若干问题的决定》,接着抽调3872人和各市、县干部一起,组成扶贫开发工作队,深入到贫困县、乡、村调查研究,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增强“造血”功能,启动内部经济活力。几年来,扶贫工作队筹集了15.9亿元扶贫资金,用于开发新生产项目3931个,创利税6.9亿元,140万贫困户从中受益。建昌县是辽宁有名的贫困县。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队和县委、县政府一起,用1173万元扶贫款围绕矿山建企业122个,安排大批贫困户从事生产,加快了脱贫致富进程,1993年农村人均收入672元,比1985年增加443元,基本脱贫。
依靠科教进步,大力开发各地资源。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在中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扶贫工作队指导下,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土地、生物、矿产、劳力四大资源,发展种植、果树、畜牧、林业、矿产五大产业,使全县农民迅速脱贫。1993年与1985年相比,农业总产值翻两番,达到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翻三番,达到7.5亿元;农村人均收入翻两番,达到878元。
生产经营结合,坚持生产、流通一起抓。岫岩满族自治县有丰富的玉石资源,在扶贫工作队支持下,他们一方面扩大开采和加工,另一方面极力拓宽市场。1993年全县玉器加工企业发展到1535家,从业人员1.5万名,玉雕已近百个品种,远销欧、美、亚三大洲100个国家,收入800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