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宏大蓝图美好前景——我国为什么编制《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宏大蓝图美好前景
——我国为什么编制《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
1992年6月,面对着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现实,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从而翻开了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出席联合国环发大会的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无一弃权、无一反对,一致通过了以持续发展为主导思想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及一系列文件,特别是其中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基本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中国政府为了认真履行自己承诺的国际义务,为了向全世界表明我们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率先编制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政府编制和组织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也是根据中国国情作出的必然选择。
1978年以来,我国坚定地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93年,我国又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但是,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在迅速增长,我们为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能源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质量差;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360亿吨,而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仅68%,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只有30%左右的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得到处理。经济的快速发展又带来了进一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
发展与环境是一对矛盾,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改善环境需要相当的资金投入,很多国家是在人均GNP达到几千美元时,开始全面治理环境的,我国目前人均GNP只有400美元。然而,如果不解决环境问题,中国未来的发展就会增加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两难”的选择就是这样严峻地摆放在我们的面前。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寻求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这就是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1992年7月,国务院环委会即开会决定,组织编制《中国21世纪议程》,成立了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任组长单位、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环保局为副组长单位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了由国务院52个部门和机构、涉及300多位专家参加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编写。
《中国21世纪议程》从1992年8月起编写到1994年1月报送国务院审批,前后共历时一年五个月。1993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研讨会,听取吸纳了国内外意见和建议。《中国21世纪议程》集中了目前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思路和重点工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的同时,各部门共同编制完成了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作为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行动方案和启动步骤。
今年7月7日,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外国朋友表示了热情的支持。我们相信,《中国21世纪议程》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同时,也为全球这幅更加巨大的蓝图增光添彩。(何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