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歌德与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9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歌德与中国
本报记者张启华徐步青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7月7日中午,李鹏总理来到魏玛,一为领略这一“绿色城市”的风采,二为参观德国大文豪歌德曾生活和工作长达50年之久的故居。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等代表作深受中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不久前,《浮士德》还被搬上了中国话剧舞台。同样,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也深受歌德和普通德国读者的欢迎。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的这种联系,标志着中德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在图林根州州长福格尔的陪同下,李鹏总理兴致勃勃地来到歌德的故居。故居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房间宽敞,陈设讲究,装饰精美,富丽堂皇,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后部分空间狭小,陈设简朴,是歌德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歌德故居的所有陈列品几乎保持着他生前的原貌,工作室内收藏着歌德的6000多册图书,在歌德故居的展览室内,陈列着许多他用过的科学仪器和他制作的标本。
在半个多小时的参观中,李鹏总理一边听着讲解,一边仔细观看各件陈列品。李鹏说,他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他还询问歌德作为一个大文豪是如何研究自然科学的。李鹏总理特意在歌德的工作室留影纪念。
歌德一生中读过不少中国的书。歌德曾说过:“中国人思想、行为、感觉几乎和我们相同,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更明朗些,更纯洁些,更道德些。”歌德曾用中国文学中的一些题材写下诗句。歌德对中国文学的关注,使中国人对歌德产生很大兴趣。许多到过德国的中国人,都专程到魏玛参观歌德的故居。歌德为魏玛市乃至德国赢得了荣誉,魏玛市政府正在利用这一优势争当1999年“欧洲文化城市”。
短暂的参观结束了,歌德一生中留下的脍炙人口的篇章给中国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报魏玛7月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