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初夏登雪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0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初夏登雪峰
张继顺
春夏之交的瑞士,风景迷人,美不胜收,真不愧“世界花园”的美誉。
瑞士美,不仅它美如画,而且比画更美。那遍野的葱绿,洋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生机所产生的人和大自然的无尽谐和感,是任何画卷都无法表达的自然意境;那蓝天、白云、雪峰、森林、草地、溪流和湖泊共同造就的自然景观,不管具有何等天赋的画家都会望而兴叹,任何神韵之笔都难于描绘那大自然美的韵律。
初到瑞士,那迷人的风光,令人目不暇接,却总有决不会处处这般美丽的怀疑,但走过的地方越多,这种怀疑就越小,最终被彻底驱散——瑞士确是翠玉一块。无论是从首都伯尔尼的城市花园到乡村牧牛的草地,或是从圣加仑的雪峰下到日内瓦湖畔,还是从高速公路两旁到山涧小溪的岸边,无处不是森林、草地拥抱的大地。那森林的茂盛、苍翠与古老,草地的丰盈、碧绿与齐整,都极具版画的韵味,是我30年人生中大自然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瑞士是一个山国,极难看到给人以开阔感的平地,无处不是山——城市依山,湖泊环山,道路盘山,溪流绕山,白云拂山,蓝天映山。山构成了这个国家自然景观的主宰,那蓝天、白云、森林、草地、溪流、湖泊、城市,无不因山而显得更加美丽和韵味无穷。
卢塞恩这座与山湖一体的美丽城市,依山抱湖,是一处旅游胜景。城市背依的山峦须仰视才能望见那入云接天的雪峰,山腰那条分明的雪线,清晰异常,春冬的分界在此只有一线之隔。雪线之上,白雪皑皑,阳光下晶莹烁烁;雪线下,草木青青,绒绒绿色,直泻市区。城市环抱的湖泊,碧绿一片,明净如镜,水映山色,使市景迷离而更添神奇。
少女峰,是欧洲人能攀登到达的最高点,地处瑞士中部,海拔3450多米,终年积雪,要登上它,需乘近2小时的登山火车。我们登山那天,正值多云,是登山的最佳时间。山顶上积雪如云,云如积雪,白灿灿一片,刺眼的反光,强烈而洁烁。周围那座座雪峰,白云挂顶,似雪生云,似云生雪,在蓝天的映衬下,那浩浩的洁白,妙不可言。在半山腰雪线处,却是另一番景色。在雪堆边席地而坐,一手可以抓起那洁白的雪,一手可以采到那盛开的鲜花。而远处,蓝天下是白云,白云下是雪峰,雪峰下是森林,森林下是草地,草地间点缀着农家的木屋,相映相衬,这大自然组成的美丽画卷,具有无尽的诗情画意。
瑞士的山山水水,处处皆为自然美,但无处不透着人类治理、保护、美化自然的人工美。大山深处,沟深山峭,开车顺沟底河边公路行驶,车窗外左右不足百米的范围内,都是整齐的草地。每当汽车从这样的山沟驶出,爬上高处的山坡,回首眺望那条绿地毯般沿狭窄山沟延伸的草地,我总有一番感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山沟,但都荆棘遍地,杂草丛生。但瑞士人却把它治理得如世外桃源,赋予了人类所能赋予的特有生机,并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经济价值。
瑞士这片土地,大自然赋予的初始是贫瘠的,但当今的瑞士已是世界最富庶、似花园般的国家,这与全球沙漠化对人类的威胁日趋严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因,应主要归功于瑞士的土地管理和利用政策,这难道不值得世人效仿或借鉴吗?(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