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鞠躬尽瘁为人民——怀念钱之光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0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鞠躬尽瘁为人民
——怀念钱之光同志
焦善民谢红胜王瑞庭季国标
卓越的革命家、国务院原顾问、原轻工业部部长、纺织工业部部长钱之光,不久前离开了人世。这位鞠躬尽瘁70年的共产党人,不仅留下了许多光辉业绩,而且留下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
    “凌烟阁”上留美名
1949年10月1日,钱之光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庄严隆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凌烟阁”上留下了这位开国功臣的名字。
钱之光,浙江诸暨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夏,他根据党组织安排,离开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贸易总局局长。1934年,他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任中央征发没收委员会组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千方百计地筹措物资。到达陕北后,任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总局局长。
抗日战争时期,钱之光同志先后任八路军、新四军驻武汉、重庆、南京办事处处长,并于1944年任中共重庆工作委员会委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南方局(后称重庆局)委员,中共南京局委员兼财经委员会副书记,南京中共代表团办公厅主任。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直至1947年3月7日因国共两党谈判破裂而飞回延安,他一直在周恩来、董必武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以公开身份在国统区从事政治活动,为坚持抗日战争,发展统一战线,团结进步力量,和国民党当局进行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在解放战争期间,党中央派钱之光前往香港从事经济工作。他亲自创建了华润公司并任董事长。
    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奠基人
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后,钱之光同志随即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和党组书记。从此,他领导纺织工业达32年之久,成为发展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决策人和奠基人。
钱老抓纺织工业,具有远见卓识。建国伊始,全国5亿多人口,而1949年全国棉纱总产量仅180万件,棉布仅19亿米。这怎么够呢?棉纱棉布在当时不但关系国计民生,而且是稳定市场物价的重要筹码。国家迫切需要纺织业增产,而关键又在棉花。1949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仅889万担。建国前夕,钱之光同志在中财委授权下召开全国棉花会议,制定了扩大棉田、粮棉合理比价、改良棉种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措施。
1950年,新中国第一批现代纺织厂的基建在咸阳、邯郸、武汉等地上马,钱老同时也就对纺机设计、制造作了战略部署,把接管不久的“中纺公司”所属的一些中小型机械厂迅速武装起来,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组织协作;同时,抓紧建设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河南郑州纺织机械厂等几个现代化纺机制造厂。因此在1951年底就造出中国第一套棉纺全程设备,装备了西北国棉一厂等新厂。1952年,纺织工业部决定从多方面招揽高级技术人才,成立纺织机械制造局。专业部自己动手制造成套设备,这在当时政务院各专业部中是少有的,毛主席当时曾予赞许。
    严以律己的典型
钱之光同志主管全国纺织工业32年,长期身居高位,仍然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艰苦创业,廉洁奉公。这里也讲一个平平常常的例子:1952年初,天气还比较冷。为“一五”选点建设棉纺织工业新基地,钱老带领工作组一行6人,先后到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地考察建厂厂址。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来去悄悄,把主要精力都花在考察建厂的条件是否具备方面。那天初到石家庄,钱之光同志以部长之尊,以有权审批大笔基建投资的“实力地位”,却率领大家住进了一家小旅店,睡的是通炕,连房间的门也关不严,第二天一早就驱车前往考察厂址。
哲人逝去,风范犹存。钱之光同志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宝库又添进了新的珍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