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笑谈“生意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0
第6版(国际)
专栏:特写

  笑谈“生意经”
本报记者张启华黄晴
7月8日上午,李鹏总理一行来到西门子公司总部参观。公司会议大厅里洋溢着中德友好的气氛,西门子公司董事长皮勒博士和李鹏总理先后即席讲话。
皮勒首先谈到西门子公司同中国悠久的合作历史。早在1870年,铺设上海—香港海底电缆时,西门子公司就参加了。李鹏总理补充说,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清王朝引进的第一台发电机就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李鹏总理回忆当年与西门子公司关于核电站设备的谈判情况,说西门子公司的设备不错,但价格高了一点,结果没有成功,合同被法国阿尔通公司拿去了。他希望西门子公司能取得银行界支持,给予优惠贷款,那么和西门子公司的合作将前途无量。李岚清副总理也谈到,西门子的技术无可怀疑,但价格高了些,若是把德国技术设备、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与中国的低成本生产相结合,就会生产很有竞争力的产品。
皮勒接着说,和中方伙伴谈价格是极其艰苦的,他对中方伙伴的精明表示钦佩。李鹏用简单的例子说明了德国经济界与中国合作的巨大前景。他说:“就拿目前西门子与中国在医疗器材方面的合作来说,中国有2000多个县,如果每个县医院配备一台CT机,就是2000多台,如果扩大到乡镇医院,那就是20000多台。”他指出,中德合作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合作将是全面的和成功的。皮勒说,德国重建银行的一位代表也在场,银行贷款的问题他已点头表示支持了。
宾主轻松愉快的交谈在会场引起阵阵欢笑。
李鹏总理在讲话中最后说,中国还有句话,叫“在商言商”,现在我们来到西门子公司,就是谈经济,谈技术,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他的这番寓意深刻的话语,又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本报慕尼黑7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