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猛虎雄风——记兰州军区“基层建设标兵”李中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2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猛虎雄风
——记兰州军区“基层建设标兵”李中林
杨功成欧世金王新伟
今年3月28日,兰州军区基层建设事迹报告会。
一位脸膛黝黑的中尉军官走上讲台。30分钟的报告,多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所打断。报告会结束后,邀请他去介绍事迹的单位纷至沓来。
他叫李中林,新疆军区某红军师“攻如猛虎英雄连”——三连连长。他任连长3年间,带领官兵铁心精武,苦练精兵,连队连续3年被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基层建设达标先进单位和基层建设标兵连队,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二等功。他本人也先后荣立4次三等功、1次二等功。
连长,在练兵场上应是一面旗帜
某红军师射击场,清脆的枪声不时在山谷回荡。这里正进行军官射击比武。
轮到李中林了,数百人的目光一齐瞄准了他。手枪立姿速射。呯!呯!呯!10发子弹,命中95环。
自动步枪卧姿射击。装弹,瞄准,击发。呯呯呯,20发子弹弹无虚发,成绩191环。四○火箭筒,4发4中;冲锋枪对隐形靶射击,20个目标消灭19个……掌声、欢呼声。不少人赞曰:“真不愧是猛虎连的连长。”官兵们说,连长的过硬技术,是他用汗水和毅力练出来的。
李中林参军11年,头8年几乎是在机关度过的。3年前,当团里决定他由作训股参谋调任三连连长时,他着实出了一身冷汗;三连是有历史荣誉的英雄连队,凭自己平平的军事技术,能受此重任吗?
就职后的第一次长跑训练,就给了他个“下马威”。那次,他还没跑出两公里,就被官兵甩出老远。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追赶队伍,可胸中堵得喘不过气来,两条腿像灌了铅挪不动步子,是两名战士中途把他给搀回了连队。
下操后,几名排长都劝他:“你体质弱,以后长跑训练就甭参加了。”尽管训练中出了“洋相”,可李中林并不服输,他连连摇头说:“不行,猛虎连的连长怎么能当孬种,如果训练过不了关,我宁愿辞职!”
打那以后,李中林开始了艰苦顽强的训练。他从体能训练入手,每天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引体向上,还自制了4公斤重的沙袋背心,天天穿在身上,用来增加负荷量。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当连长仅半年,他的体重下降了5公斤,训练成绩却向上窜出一大截子:5公里越野提高到20分钟以内;投弹上升到57米;400米障碍提高到1分42秒;射击达到优秀;战术课目达到“四会教练员”标准。
一年后,他以15门训练科目总评优秀的成绩,成为闻名红军师的“武状元”。每次组织连队训练,他都能毫不含糊地喊道:“看我的!”“跟我练!”
只有下得狠心,才能锤炼出精兵
盛夏7月,“火洲”新疆吐鲁番烈日炎炎。李中林带领连队开赴火焰山下安营扎寨,进行耐热训练。
中午,高达75摄氏度的地表高温,烫得“解放鞋”胶底变形发臭,痛得人不停地跳动双脚。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李中林要求全连官兵戴着防毒面具进行战术作业,按照实战需要完成各种训练课目和战术动作。
炎热天,火燎地,官兵们最需要的是水。然而,李中林却规定:第一天,每人供应一壶水;第二天,供水减半;第三天,彻底断水。训练第四天,大多数官兵嘴唇干裂出血,裸露的皮肤开始萎缩。
三连这次野外战术训练历时10天,其间限水72小时,提高了全连在酷暑条件下的作战和生存能力。同时,还获得近百个“极限”数据,为我军组织沙漠作战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当年隆冬,李中林又把连队拉到天山腹地,进行行军、宿营、连排战术、战斗勤务等综合演练,培养锻炼官兵严寒条件的作战和生存能力。他们摸索总结出的“雪洞、雪房”露营法,创造了全连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野外生活7天无一人冻伤的奇迹。
即使在营区训练,李中林组织练兵的狠劲也令人惊叹。每天早晨一起床,他就领着战士们进行5公里越野,晚饭后,又是一趟10公里长跑,除此之外,每人每天还要完成3趟400米障碍和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原地起跳、100个拉臂练习。有人作过统计,如果把三连每人所跑的路程加起来,一年累计足可绕地球12圈。
严格的军事训练,锤炼了军事过硬的标兵连队。近3年来,三连先后接受两级军区军事考核37次,除两次良好外,其余全部获得优秀成绩;参加各类军事比武,共夺得57项第一、6项第二。
连长对士兵的爱越深,连队的凝聚力就越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又开始了。
二班长蔡磊,服役期满,连党支部考虑他从伊犁农场入伍,家庭缺少劳动力,决定安排他退伍。当排长征求个人意见时,他却要求超期服役。他说:“我不图别的,就凭连队像个温暖的家,就凭连长待战士亲如兄弟,我也要再干一年!”
蔡磊道出了全连官兵的肺腑之言。
在训练场,李中林一向以严厉著称,而在训练场外却对战士有着慈母、兄长一样的心肠。夏季气候炎热,训练场有时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为了防止战士中暑,他就督促炊事班及时给大家购买一些消暑品,并保证有充足的开水和绿豆汤供应;冬季气候严寒,他要求炊事班保证大家顿顿能吃上热饭、热菜、热汤,每晚都有热水让大家洗脚;遇到高强度训练课目,保证让大家早晨能吃上鸡蛋、喝上牛奶,晚上吃上加餐;大家累得腰酸背痛时,他亲自送去高浓度白酒,帮大家擦背、按摩,消除疲劳。
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战士们难免有个闪失和磕碰,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李中林就像大哥哥一样悉心照料。哈萨克族战士依沙木在进行器械训练时不慎摔伤,在找不到车辆的情况下,李中林和3名战士轮流背着依沙木一气跑了2.5公里,把他送进驻地医院。为了帮依沙木治伤,他自己花370元钱买来特效药品,每天到病床前看着他服用。依沙木出院那天,他专门向团里申请小车去接。依沙木感激万分,很快又精神抖擞地投入了训练。
对战士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中遇到的困难,李中林和连队其他干部一道,总是想方设法帮助解决。3年来,他先后给战士的父母和家乡政府写信300余封,给家庭困难的战士资助2000多元。
一天深夜,李中林正在灯下备课,八班长王前民轻轻推开门进来,怯生生地递给他一封信。李中林看完信,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原来,王前民家境贫寒,母亲弃家出走,父亲气得病倒在床,家里连买米的钱都没有了,年仅12岁的小妹被迫辍学。出于无奈,小妹就把这一切写信告诉了远在千里之外服役的哥哥。接到这封信后,王前民常在深夜偷偷抹泪,但却一直强压心头的忧愁,拚命地训练和工作,就在前不久的师建制连比武中,他一人身背三支冲锋枪,肩扛一挺轻机枪,顽强地冲到5公里越野的终点。当战友们卸下他的装具时,发现鲜血渗红了军装,掀开上衣一看,背上竟磨了23处血痕。李中林想到这些,眼眶也湿了,他对王前民说:“请放心,我一定帮你处理好这件事!”
第二天,他召开了军人大会,向全连官兵讲述了王前民的家事。说完,他掏出50元钱摆到了桌子上,并建议大家都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小王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战士们拥上前纷纷捐款。当王前民接过战友们捐献的800多元钱后,感动得失声痛哭。
随后,李中林又请上级政治机关与小王家乡政府取得联系,帮助他辍学的小妹重返了校园。
李中林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连队建设上,带出了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的标兵连队。如今,他正带领“猛虎连”的官兵团结奋进,决心铸造新的辉煌!(附图片)
图为李中林近影。罗顺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