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湖南衡山县:党员“堤坝”冲不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2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

  湖南衡山县:
党员“堤坝”冲不破
编者按:6月中旬以来,一场特大洪水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肆虐:冲毁堤坝,吞噬村镇,淹没良田……与此同时,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中坚的庞大的抗洪救灾队伍,出现在洪水面前。他们以血肉之躯,顽强地与洪水搏斗,保护着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近以来,本报收到大量反映这方面生动事迹的来信。今天摘登的4封来信,分别来自湘、桂、闽、粤4省区,从中可见南方战洪图之一斑。在这里,我们由衷地向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共产党员、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工人、农民道一声辛苦,致一份敬意!                    
虽然时间已过去近一个月,可我县1.3万多名党员无所畏惧,带领38万群众在洪水中奋战7天7夜,创造了特大洪水没冲垮一座水库、没淹死一个村民的奇迹,却还在广为传诵。
6月12日至17日,湘南一带连降暴雨,衡山县遇到特大洪灾,沿江防洪堤崩溃、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工矿企业停产。
洪水可以造成灾害,但绝不能使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低头。
6月16日,衡山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发出紧急动员,要求全体共产党员挺身而出,率领群众投入抗洪抢险。县委书记刘增科从耒阳的会议上连夜赶回指挥抗洪抢险。县人大主任刘金泉、县长王俊杰、县委副书记邹大华、县委宣传部长龙勇、各乡镇党委领导以及全县党员迅速赶赴抗洪抢险第一线。
6月16日上午,洪水离贺家乡桑田村防洪堤最低处不足1米。正在堤上值班的村党支部书记肖富臣向全体党员发出命令:“共产党员,跟我上!”
不到3分钟,肖应生、周昌林、王冬和、王光其等8名党员提着锄头、簸箕一个不少地出现在防洪堤上。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60多名民兵突击队员、150多名群众跟着冲上来了。经过48个小时的战斗,将110米防洪堤较低地段加宽了2米,加高了1米。
这时,防洪堤外出现了3平方米的塌方,情况十分危急。今年65岁的村支书肖富臣不顾肠胃剧痛,第一个跳下水去。
“危险,莫让洪水冲走了,赶快撤离。”有人大声喊。
肖富臣牙齿咬得咯咯响:“不行,保住了防洪堤就保住了大家,哪怕死了我一个人也值得,拿木料来!”很快,他的儿子从家里拿来24根建房用的木料。8名党员和50多名青年民兵争着下了水,迅速筑好300多个麻袋,又打了许多木桩阻挡洪水。
汹涌的洪水持续到第三天上午终于退却,防洪大堤保住了,桑田村干部群众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6月17日,萱洲镇龙桥村共产党员刘冬阳家里的房子被洪水淹没两米多深,家里大小5口被围困在洪水中,但刘冬阳时刻惦记的是群众的安危。他听到龙桥村学校被洪水冲垮,250多名学生无法上课的消息后,托妻子照顾家里的老小,就近向农民借了3间房子,安排一、二年级和幼儿班的学生继续上课,并到乡农科科教中心联系,让三、四年级的学生也有了课堂。6月18日,他家的3间房子被洪水冲倒,家具全部埋在砖瓦里。他没有流泪,又带领村民一道开展生产自救。目前,全村已出动耕牛15头,农机具20多台套,将受灾的800多亩稻田全部犁翻,并播下晚稻种子。
灾情发生后,衡山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250吨救济粮、100吨蔬菜、140吨食品和淡水紧急运往灾区,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调运种子送到灾民手中。县委派出了14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到重灾区帮助村民恢复生产。
“共产党好,共产党亲,共产党是咱的引路人”。灾区人民又唱起了当年那首唱遍全国的歌,满怀信心地进行生产自救。
湖南衡山县委宣传部成新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