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魁北克人的感受——魁北克采访札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2
第9版(经济生活)
专栏:他山之石

  魁北克人的感受
——魁北克采访札记之三
本报记者王清宪
近几年,魁北克与中国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在水力发电、造纸、航空、电讯等许多领域与我们展开了合作。提起与中国的合作,魁北克人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与信心。但他们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另外的感受也不少。
魁北克的水力发电技术是世界公认的。但是,他们在对中国某地区一个水力发电工程投标时,却没有夺标。方方面面都承认,魁北克的可行性报告最科学,提供的技术设备也最先进,价格最合理,但由于另一个国家的投标者可以提供最优惠的贷款,这个标就被这个国家拿去了。国际事务部部长查查先生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资金短缺是中国目前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资金对你们有较大的吸引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获得廉价资金要以引进技术的低档次为条件,那就得算算眼前的得到与未来的损失这笔帐了。他说:“也许我们对中国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但引进要算帐是基本的道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市场受到世界关注。发达国家都想进入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有各种辅助手段。但是,我们要想清楚,谁进来都是要赚钱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辅助手段都是为了“促销”。促销我们也欢迎,但如果我们只看中人家促销的手段,而忘了人家促销的目的,不算自己的得失帐,那就得不偿失了。我们是利用外资,别人得利我们也要得利,不能反过个儿来,完全成了外资利用我们。查查先生具体所指的那件事,我不能断定一定就是这种情况。但他提的问题是值得考虑的,我们这几年引进中类似的教训也是有的。
在GE公司,来自台湾的薛先生领我参观他们的加工车间。他说,他们和国内的不少企业有合作关系。但有时候其产品质量保证不了,不是技术的原因,也不是设备的原因,而是责任心的问题。在一堆一米长的大螺丝前,薛先生停下来说,你看,这些最简单的机件,磨砂、镀光,钉帽一定要成为六方体才行,多漂亮!可国内一些企业加工就是做不了这么精致。六方体就是做不出方角来。因为在他们看来,反正螺丝能拧上就行了,用不着那么精致。还有,像水力发电机械,一个叶片几十吨重,在这里都是要全部安装调试后再拆开才能运走的。但国内的一些合作伙伴总出现自己的设备运到工地却配不上套、运转不起来的问题。“这在我们这里简直是笑话!”他说,他曾经向我们电力部的一位领导反映过这个问题。
CIC造纸集团公司的一位顾问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1987年,中国一家造纸企业到魁北克找到他们,说要进口他们的设备,并带来了企业与之配套设备的图纸。但他们认为,必须派人实地考察认定该企业适合用他们的设备后,才能决定向他们提供。因为这也关系到他们在中国市场的信誉问题。他们派了俩人到中国对这家企业考察,结果,发现其提供的图纸与实际出入很大。这位顾问说,如果他们只想到自己赚钱,不问其详就贸然按图纸提供设备给这家企业,这家企业的损失就大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样的疏忽实在是不应该了。
薛先生和这位顾问说的是不同的事,但是,反映出的问题的实质却有一致性:我们一些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还缺少一种对企业生存、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固然有机制上的原因,但是,也不全是机制问题,恐怕还有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像钉帽做成六方体、图纸与设备要相符这样简单的事都做不到,机制的原因能占多大成份?我们正在致力于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但是,不能把企业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机制。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人的素质不提高,好的机制也运转不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