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拣煤女工纪凤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2
第10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拣煤女工纪凤贤
张和平
1982年秋天,高中毕业的纪凤贤继承父业,来到辽宁阜新矿务局海州露天煤矿手选三场当上了一名拣煤女工。
拣煤工干活的工具是铁锹、筛子、二齿铁钩、土篮子四大件。她们每天要从那由露天煤矿坑下排翻到矸子山上的煤矸石中,用手拣煤块,用铁筛筛煤面儿,用双手挎土篮。一土篮煤至少25公斤,每人一次挎两篮,一个来回要走30米,一天要走200个来回。拣煤的地方叫拣煤道,在海拔300多米的矸子山上。夏天热得似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
身单力薄的纪凤贤,开始干活没门道,为多拣点煤,干脆跪在地上拣煤筛煤。半个月下来,她双腿患了风湿症,在医院里住院治疗三个月。病愈上班后,班里的姐妹们怕她影响任务,都不愿收留她。为此,她流泪了。“我就不信比别人差!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从此她埋头苦干,每天早来晚走,脏累活抢着干。到年底她拣的煤最多,质量最好,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者。姐妹们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然而,纪凤贤心里有更高的追求。19岁那年,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在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我愿扎根矸子山,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奉献上自己的青春……”1978年底,她结婚了。可好胜的她,怀孕7个月还爬上煤矸石车去干活,硬是被姐妹们拽了下来。她休产假期间,正巧民主选举班长,40多位姐妹们,一致选她当班长。产假还有1个月,她就提前上班了,她爱煤、爱矸子山。12年中,她有过6次下山做轻闲工作的机会,可都被她放弃了。前一段,公司成立医院急需一批女同志,想去的人太多了,劳模先进仍然优先。这次大家议论着:凤贤该下山去了。此时,她心中想的还是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姐妹们和那乌金滚动的矸子山,她仍然没有离开令她梦魂萦绕的矸子山。
4年来,纪凤贤累计献工520多个,共拣回煤炭1.3万吨,创产值90多万元。她这株小苗在矸子山的风雨沙尘中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局市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市十大女杰和全国优秀女职工。最近,她又走上了拣煤队党支部书记的岗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