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阅读
  • 0回复

孜孜以求必成大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2
第12版(副刊)
专栏:

  孜孜以求必成大器
梁晓声
屈指算来,乃十余年前的事了——某日一青年造访。儒儒雅雅斯斯文文的,言语谦谦而不虚饰,态度恳恳而不矫揉,学子的书生气中,略显出几分宛如大家闺秀般的端庄,和那么一种不谙世事似的纯真无邪。
那青年便是20多岁时的爱国了。当年他刚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他将我的一篇小说《煤精尺》画成了连环画,特意从沈阳带了画稿来请我“指正”。
面对一个青年对作画的这种虔诚与真挚,我岂能不以虔诚与真挚回报呢?尽管我是小说家,对自己欣赏绘画的水平和鉴赏力很有自知之明……
几天后我收到了一封短信,得知他对我的看法深思熟虑之后:已带着画稿到某矿区深入生活去了……
一个20多岁的青年对画一组连环画竟如此执迷,如此认真,可谓难能可贵。
于是我牢记住了李爱国这个名字。
几个月后,我收到了一册《连环画报》。他那组画作为首条内容刊出了。
那大约是他的绘画作品第一次在全国最权威的连环画刊上发表。
又过了几个月他的连环画处女作获奖,我受《连环画报》编辑部之约,为他的画作和作画的认真态度写了一篇短文发在《连环画册》上……
不久得知他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
几年后他又一次造访,说是已经毕业了,分配在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任美术教师。言谈中我觉出他很热爱他的职业。
于是我便经常从许多报刊上发现他的画作不停地发表了。
当了美术教师的爱国,偶尔仍到我家来。我很欢迎他来。和他有共同语言。
我一向认为,中国画风,无论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湖光山色,抑或古今人物,与中国之古典文风有着相通的魂灵,甚至可以说有着相同的魂灵。中国古典文风,主张“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细推思之,大概不无海明威所谓“冰山的三分之二没于海中”的意思吧?又强调“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还强调“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爱国认为,作画的追求,也理应参考古人的睿言。每每谈起文风画风,我们总有许多共识。
近年内,爱国不常光临了。我知道,等我再见到他时,他一定有斐然的成绩与我分享。
果而如此。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他忽至我家。带来了由他发表过的绘画作品汇集成的两大册彩照,请我观赏,“指正”……
斯时之李爱国,已获中国当代工笔画二届大奖一等奖,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全国卫生画展二等奖,首次中国连环画十佳作品奖,首届连环画报金环奖,首届中国民族风情中国画大展三等奖——等等有影响的全国美术奖。
并且已出版了三册画集——《李爱国画集》、《李爱国国画创意》、《画鸟》。
我替爱国感到欣喜之余,不禁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孜孜以求兮,必成大器。
他指点着几幅近期的画作告诉我,又拟出一册画集。
我当即表示,愿为他写一篇短文,向喜爱绘画欣赏和收藏的人们,进一步介绍这位选择了绘画为第二生命的中国当代青年画家。
在他即将出版的画集中显然艺术上有了新的造诣。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审美感受。关于他的画,早已有名家点评过,我不复赘言,只想祝他画技日臻完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