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到农户去看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4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到农户去看看!”
本报记者祝谦
“问农民去!”新疆吐鲁番地委书记曹宗淮最近给记者谈完情况后说,“光听我的不行,关键要听听农民怎么说,你到农户去看看吧。”于是,我来到久负盛名的吐鲁番市葡萄乡。
由乡干部巴力·哈耐克当向导,我们来到沙河子村沙塔尔·沙地克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农家。老两口主持家政,侍弄园子。园子约摸半亩地,一溜五间宽敞的住房,房顶建起葡萄干凉房。我们刚落座,热情的女主人就端上了刚刚摘下的肥大的桑葚、黄橙橙的杏子和嫩闪闪的黄瓜。
“老人家,您对党的农村政策满不满意?”我问。
全家人抢着回答:“农村政策好得很,满意得很!”沙塔尔老汉激动地说:“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这一辈子就没有白活了。”沙塔尔一家种了九亩葡萄,六亩已挂果,去年最高亩产五千六百公斤,平均四千四百公斤。养了五十只育肥羊,自建了一个年加工一百吨棉籽的榨油厂。油渣喂羊,羊粪上葡萄,年收入稳定在四万元上下。
走进葡萄沟村的纳赛尔家,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家”。一百多平方米的院子,顶上搭起的架子上,爬满了葡萄藤,一片浓浓的绿荫。院墙上嵌着四百多面规格不等、花纹图案各异的镜子,房墙上绘满新图,光闪闪,金灿灿,形成一个绚丽多彩的空间。我疑惑地问巴力:“这是乡里安排的旅游景点?”风趣的巴力摇了摇头:“旅游被地区‘垄断’,这里没有一点官方色彩,是纯正的农家农舍农味。”
纳赛尔热情地领我们去看他的房间。卧室里,墙上挂毯,地上铺毯;房屋四周安着彩灯,电源接通,彩灯闪烁;装饰用的鸟音盒里,传出各种鸟的啁啾,烘托出百鸟和鸣的热烈。厨房的案板上,摆着十余盘摞得有五十厘米高的油馓子。
我问主人:“眼下农民想些啥?”“大好时光,人们谁也不愿使‘邪’劲,一门心思奔小康。”我问巴力,葡萄乡在地区是个什么水平。巴力说:“中不溜,或者偏上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