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组装”资产——湖北省随州市盘活企业资产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5
第2版(经济)
专栏:

  “组装”资产
——湖北省随州市盘活企业资产记事
蒋亚平刘永国
从著名的车城十堰到武汉,被称为湖北的“汽车工业走廊”。
在这条走廊的中部,近年冒出了一座新兴汽车城——随州市。在通用载重汽车与小轿车的夹缝中间,这个市闯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路子:快速发展适应特种需求的改装汽车。
在这一过程中,精明的随州人不仅发展了汽车改装业,而且通过对企业资产的组装,摸索出了一条搞活企业的途径。
那是两年前,随州市委、市政府干了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他们把市属工业的宝贝蛋——随州车轮厂卖给了东风汽车联营公司。一时舆论哗然。有人出言尖刻:“只听说建厂,没听说卖厂!”后来的事实说明,这个厂“卖”对了:车轮厂已花2000多万元引进美国流水线,但要形成生产能力还需上千万元资金进口配套设备。当时正是治理整顿期间,市里一时难拿那么多钱。这一“卖”,不仅不需再拿那上千万元巨额投资,而且收回了2000多万元的资金。同时,车轮厂进入东风汽车联营公司,很快得到新的投资,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这一“卖”,全盘皆活。
产权的流动与“组装”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益——随州人从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1993年春,位于随州市的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上汽车底盘,但零部件生产能力不足。随州市果断地打破企业行政隶属关系,协调16家市属企业(汽车配件厂)加入联营。当“湖北专用汽车底盘配套联营公司”“组装”成功时,湖北省属汽车工业的第一部汽车底盘也欢畅地开下了流水线。然而,这种松散联营还不足以适应面向市场的社会化大生产,要上批量、上新品种,需征地扩厂、添置设备,投资需上亿元。
上亿元投资从哪里来?
这时,市委、市政府出面协调,随州市客车厂有地皮,有厂房,有设备,有在国内领先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就是产品没有饱满的市场。两家企业“你缺我有”,正好互相弥补。随州市委、市政府主动架桥,促成了湖北省专用汽车制造厂对市客车厂和另外两家企业的兼并。这样专用汽车制造厂迅速实现了年产汽车底盘和改装汽车双超万辆的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跃居前列。
改装汽车业的崛起,给随州古城带来了现代工业文明特有的蒸腾与热烈。现有企业资产在不同方式下重新排列组合,在不增加和少增加投入的前提下,迅速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以骨干产品、畅销产品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为主导的“随州市益达服饰(集团)公司”、“湖北亚通机械总公司”、“随州市金利机床(集团)公司”相继问世。
这其中,金利集团的“组装”与勃兴很是发人深省。“金利”的主导厂是随州机床厂,该厂台钻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由于设备条件有限,一直靠“滚雪球”逐年增“块头”,“滚”了一年又一年,好不容易才达到年产万台左右的能力。去年,在市场的扯动和市有关部门支持下,8家市属企业,15家乡镇企业自愿“滚”入“金利集团”。资产的聚合迅速壮大了机床出口能力。一年时间,批量达到18200台,利税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现已形成年生产4万台的规模。
今年2月28日,以国家二级企业随州棉纺织厂为主导的“湖北铁树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该公司不仅通过向社会法人募股,将2000万元社会资金“组装”进公司的外向型生产流通,而且拆出部分先进设备折股300万元美金与外资组装成中外合资“湖北华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生产高档重磅牛仔布,增强了集团公司在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上的竞争力度和分量。预计今年该企业的销售额在去年1亿元的基础上,出口率达50%以上。
古城随州是县级市,他们在盘活企业资产上的尝试,为中小城市地方工业产权改革和搞活地方经济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路子。去年,该市对原企业资产的重组产生的效益,相当于新组织了数亿元资金投入企业的改造与发展。这个数字,超过了各家银行在随州的年度贷款规模总和,相当于该市一个“五年计划”的投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