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辽宁省宽甸县委书记邓宝权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5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万里之行
始于足下
辽宁省宽甸县委书记邓宝权访谈录
本报记者徐卫东
今年43岁的邓宝权,初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先后干过生产队长、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等职。1994年1月任宽甸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他最推崇的信条是:踏踏实实地从脚下做起。谈起宽甸,邓宝权十分动情:
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东部的鸭绿江畔,与朝鲜隔江相望。境内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其中硼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驰名中外的“柱参”,因产于振江乡石柱子村而得名。尽管宽甸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过去一直发展不快,真是捧着金饭碗却吃不饱饭。现在,我们要用一种向前看的眼光来对待过去,最重要的是抓住现在。
1992年,我3次来到红石砬子乡三岔子村调查。这个村子当时穷得出了名,村里一部分干部群众认为,要想富,必须办工业。我经过调查发现,办工业不现实,但这里水草茂盛,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于是,我组织村里的干部群众到邻县学习养牛经验,帮助他们从银行贷款购买优良种牛。仅一年时间,这个村便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并成为全县的养牛示范村。
这件事在全县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使我想到,作为一名领导,首先要肯干、实干,这样老百姓才会服你,工作才能做好。其次还要会干、巧干,要动脑筋想办法,而不能蛮干。
这几年宽甸经济发展很快,我们县里将在很长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抓好3件大事:第一是深化农村改革。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逐步建立起高科技、市场化、开放性、复合式的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新格局。第二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用两年时间解决城镇就业,并通过发展城镇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有当地特色的工业格局,走实业兴县的道路。到2000年前,实现城乡人口劳动力和资源配置比例良性化循环,力争使宽甸县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业。位于长白山脉的宽甸县有多处以奇特、艳丽、幽雅著称的自然风光,这些都是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资源。
我总是告诫自己,要摒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把目光放远一点,如果只盯住眼前利益,把精力放在“短、平、快”、“摸得着政绩”的项目上,那么对45万的宽甸县人民来说,将是一种罪过。(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