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足球没有终审判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5
第11版(体育)
专栏:

  足球没有终审判决
本报记者汪大昭
64年前,雷米特先生领导国际足联创办世界杯足球赛时,想不到它能成为最令人关注的世界第一大赛;
24年前,意大利人加扎尼亚拿出世界杯奖杯设计方案时,也想不到金杯从一个所有者转向另一个所有者的过程,会如此艰难复杂。
有时候,一群极为普通的球迷会在一起探讨足球战术方面深玄奥妙的理论问题;
有时候,最有权威的行家们会在一起研究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足球?
欧洲和南美,孰强孰弱?进攻与防守,哪个是决定胜败的锁钥?技术与力量,靠何种因素和手段压倒对手?足球运动存在一天,争论便不会完结。
进入1/4决赛,7支欧洲球队围攻南美足球唯一代表——巴西,无论最后杯落何方,都不可能由此对欧洲与南美两大流派的抗衡,作出终审判决。不到火候的哥伦比亚队和没有马拉多纳的阿根廷队,在不该停止前进的时候,甩下巴西队孤军奋战。虽然同属拉丁踢法的墨西哥队表现尚可,但南美足球没有充分在世界杯赛上展示自己的魅力。除去哥伦比亚和阿根廷队不得力,玻利维亚队的水准也明显不如老资格的乌拉圭队,可乌拉圭队连到美国参赛的资格都没拿到,对这个首届世界杯赛东道主来说,很失面子。
同样道理,英格兰、法国、丹麦等队缺席,也给欧洲足球整体力量打了折扣,好在德国、意大利、荷兰三强都如期到达美国赛场。直到1/4决赛,这三个强队一支不少。欧洲足球雄厚的基础间接表现出来,那里依然是世界职业足球运动最发达的地区。
不管什么主张的人,只要指挥国家代表队出战世界杯赛,他都必然将实惠作为制订战术的出发点,而不可能首先保证娱悦观众。本届比赛入球不少,这与国际足联强调打攻势足球并无必然因果关系。重攻轻守的交锋和过于容易到手的得分镜头,效果不会理想。优秀射手由一场比赛确定下来,俄罗斯队萨连科几十分钟五破喀麦隆队球门,实在是由于对方的球门形同虚设。
防守反击一度被世界足球界奉为至宝,旋即又被指斥为保守战术。攻势足球经历过不可取的时代后,被重新叫响。最明显的就是国际足联制订的三分制和严禁背后侵人等办法。本届世界杯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队仍在大部分时间内取守势,却利用有限的攻击获得了对阿根廷和德国队的胜利,将上届冠、亚军先后淘汰。人们不愿看跑来跑去的“蘑菇”球,同样不愿看徒有其表的低质量低效率进攻。精彩的对攻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停留在理想之中,难以成为重大赛事的主旋律。
世界足坛欧美抗衡的格局,时常被异化为力量型踢法与技术型的较量。近几届世界杯赛,总有人指出两种流派走向融合的趋势。实际上,彼此渗透与吸收他人之长,无论从目的和结果看,都为了补己之短,没有哪种风格会因此模糊自己的优势。巴西队的细腻脚法、控球传球的成功率,不是一般欧洲球队可以轻易学去的,碰上身高体壮的北欧瑞典队,依然要靠灵巧的脚下功夫减少正面接触。技术上不能算粗糙的德国队在急于扳平比分的时候,也还是靠冲吊压迫保加利亚队防线。典型英式传统打法的爱尔兰、挪威等队名次难于靠前,可尚能让对手精神紧张的正是所谓“大刀阔斧”的大脚急攻。
沙特阿拉伯队进入16强,尼日利亚队险些打败意大利队,以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的表现,构成本届世界杯赛最重要的波澜。然而,他们所创造的战例并未超出以弱胜强的范围,名次的进步不等于实力档次的提高。世界足坛上,这些队伍还不能说可与欧美一流强队平起平坐。他们发起的挑战和冲击产生了效果,但谁能说今后会在世界前列站住脚?只要立足不稳,足坛竞争的战国时代便仍然没有完成序幕的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