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工贸快速增长粮油基础稳定吴江发展农业始终不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8
第2版(农村经济)
专栏:

  工贸快速增长粮油基础稳定
吴江发展农业始终不渝
编者按:经济较为发达的吴江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经验,值得一读。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否一定以农业的停滞甚至萎缩为代价?或者说,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是否就会使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降下来?在农业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时候,农业的稳定与繁荣是否就无路可循?诸如此类问题吴江市用事实作了回答,可供大家参考。
                  
本报讯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江苏省吴江市在迅速发展二、三产业的同时,始终把农业作为振兴经济之本,粮油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1993年,吴江市国民生产总值完成7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267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进入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前列。同时,农业在播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连续11年稳定在4.75亿—5亿公斤之间,亩产超过625公斤,油菜籽总产达到4万吨左右。确保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等自给有余,每年还向国家提供1亿公斤左右的商品粮。近三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20%以上。
吴江经济长期坚持农工贸三业协调发展的方针,虽然农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70%下降到1993年的5%以下,但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观念也没有动摇过。为了稳固农业基础,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多年来,吴江市在政策措施上扎扎实实地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是不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部分农户由于人员增减等矛盾,确需进行承包土地调整的,遵循“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采取“动帐不动田”的办法,进行局部调整。保持了承包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是加快建立和健全农业积累机制。多年来,吴江市除了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对农业增加投入外,还多渠道筹集农业发展资金,以增加有效投入。乡镇企业除按规定每人每年上交120元建农金以外,每年还必须拿出结算利润的1—2%作为农业发展基金。近五年来,全市筹集的建农基金已累计达1.5亿元。
三是稳妥进行粮食、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在确保农户完成国家下达的粮油收购指导性计划的同时,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收购实行保护价制度。对国有粮食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经营机制,在市场竞争中改进服务,发挥调剂余缺,平抑销售物价等主渠道作用。
四是努力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仅去年,市政府对有关部门清理和停止的涉农“三乱”收费项目达68项。多年来,该市对粮油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都能当场兑现资金,从未出现过“打白条”的现象。
五是切实搞好土地复垦、复耕和开发利用。1989—1993年,全市共复垦、复耕零星压挖废土地达7517亩;开发利用荒滩地项目13个,面积12000多亩。1991年,吴江市被国家土地管理局评为“全国土地开发复垦先进县”。
在千家万户生产、市场发育不健全、农业效益不理想的情况下,吴江努力强化社会服务,稳定总产,主攻单产,优化品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一是在“六个统一”上提供优良服务。该市采取宜分则分,宜统则统的办法,率先实行 统一计划布局、统一管水、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良种和统一肥药供应,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了的事。其次是在后勤保障上提供优良服务。全市建立了农业、科技、农机、供销、粮食、供电、石油、农行、水利、多管、气象等后勤保障体系,有关部门采取让利甚至贴本的措施,确保电力、化肥、农药、柴油、饲料、资金、农机和小农具等“八大硬件”优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三是在科技兴农上提供优良服务。近年来,吴江市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许多适用的新农艺、新品种和新肥药越来越被广大农户所接受,新型高效低毒的治虫药和除草剂深受农民欢迎。经科学测算,全市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2%,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农机化、水利化、化学化等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平均值高于全国41%。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65%以上。(郑万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