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铜墙铁壁对铁壁铜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19
第4版(要闻)
专栏:老记谈世界杯

  铜墙铁壁对铁壁铜墙
本报记者汪大昭
如果以是否精彩为标准,第15届世界杯冠军争夺战和揭幕战都不那么好看。这一头一尾的交锋情如历届世界杯赛的相同场次,没有波澜,平稳得叫人难受。但是,巴西和意大利队都不愿死守,不愿以互射点球的方式决胜,实际上有意无意地踢成了一场以守对守的比赛。
意大利队的防守本来就曾蜚声足坛,巴西队在吸取往日教训之后,防守的个人能力和整体实力大为改善,“桑巴”足球日趋攻守平衡。一方常常是进球少,失球也很少,另一方曾是进球和失球同样轻松。这样的交锋产生这样的结局,似乎理所当然。
现代足球史上,巴、意之战可以列为防守的典范。双方都不轻易交出控球权,后防线上差不多都是滴水不漏,防守的水平非常之高。谁都想发动突然袭击,可谁也无法找到对手的漏洞。这让人想起中国古代那个矛与盾的故事。其实,双方教练的意图都很明显,足球比赛有时是等待对手犯错误的比赛。
双方因塔索蒂和莱昂纳多红牌在身,阵容都有些影响,但防线仍配置得很整齐,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重点防范的区域和危险人物,到大面积的抢截逼迫,堪称无懈可击的范例。防到这种程度,依然要寻找和创造机会破门得分,实在太难了。巴西队全场22次射门,意大利队也射了8次,平均每4分钟便出现一次射门镜头,这只能形成不平淡的场面,终于无法改变平衡的僵局,尽管巴西队稍占优势。
无论是两队教练,还是数以亿计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在感谢双方球员倾尽心力一搏之后,都很难说出对决赛是否满意。结局留下的不是遗憾,而是难题。
(本报洛杉矶7月1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