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架“桥”铺“路”——记红安县政协委员吴克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20
第5版(参政议政)
专栏:

  架“桥”铺“路”
——记红安县政协委员吴克仁
阮成禹韩德安
从1983年起,吴克仁一直担任湖北省红安县政协委员、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他暗下决心,要发挥亲朋好友旅台多的优势,把有生之年献给党的统战工作,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海峡两岸同胞,为和平统一祖国尽心尽力。
台胞邓景璋和古伯诚是解放前夕旅居台湾的,他们在大陆的亲属日夜思念。吴克仁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写信给在台亲友。不久,他收到了这两人去向不明的回音。吴克仁并不灰心,他通过访问后,将两人的特征、简历写信告诉亲友,并托人在台湾查访、登报,经过3年多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二人的下落,使他们与在大陆的亲属取得了联系。
红安县是革命苏区,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了十多万英雄儿女,而当时国民党军政人员在苏区所作所为仍留在一些群众的记忆里。吴克仁从宣传落实党的统战政策出发,经常主动积极地深入到基层,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落实了党的政策。现年83岁、1948年去台的吴余三,曾任国民党七里乡乡长、自卫大队长、营长。有人说,如吴余三回家,要找他算帐。一次,吴克仁接到有关部门的来信,称吴余三要回家,并要他保证吴回家的安全。吴克仁接信后,立即向领导汇报,还亲自跑到距县城20多公里的七里坪镇找到镇党委书记、派出所所长、政协联络处主任、吴余三所在村支部书记,对他们说:“吴余三回家要保证他的安全,如出意外,不但影响两岸往来,而且对党的统战工作产生不良后果。”这些负责人当即保证做好工作。吴余三回家后,干部群众热情接待,村里放电影,以示欢迎。吴余三深受感动,返台后,广为宣传共产党说话算数,对很多人说:“我能回去,你们都能回去,没有任何人动你一根毫毛。”在吴余三影响下,原有顾虑的台胞都陆续回到久别的故乡,观看家乡巨变、叙离别之情。
在十余年的联谊活动中,吴克仁一方面以其真诚的态度接待台胞,另一方面,在带领台胞旅游观光过程中,实事求是地介绍故乡解放以来特别在改革开放中工农业生产、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从而激起无数台胞更加热爱家乡,并转而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旅台同胞高立安先后为县办学校及乡办学校捐赠2.3万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