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毛岛采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19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毛岛采风
温宪
非洲大陆以东2200公里的印度洋上,缀饰着翡翠般的岛国毛里求斯。
有人说,毛里求斯是上苍在印度洋上为疲惫的人类所建造的海上伊甸园。空中俯视,毛岛周围湛蓝的海水冲过环岛的珊瑚礁奔涌成一圈白练,轻拍着岛边金色的细沙滩,就像是这颗“印度洋上的明珠”所迸射出的耀眼光环,海面上白帆点点,沙滩上游人如织。毛里求斯未遭污染的海水,洁净的海滩和明媚的阳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意欲暂时摆脱闹市尘嚣的人们。毛岛中央为奇峰突兀的山地,峡谷内挂满飞瀑。北部的潘普利莫塞斯花园内花木葱葱,百鸟啭啭,令人恍如身入仙境。每百年才开花一次的高大王棕随风摇曳,清池内飘荡着巨大的睡莲。在众多珍禽中,时而可见世界上仅存的毛里求斯茶隼和粉鸽。神奇的大自然在为毛岛装点上满目秀美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显露其性格中恢宏伟烈的一面。毛岛中部鸠必市附近小山上有一个200米宽、深达85米的火山口,告诉人们这个面积只有186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也曾有过山崩地裂的时候。1896年4月15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携妻远渡重洋来毛岛忘情地游览了两周后,这位以幽默见长的大师在自己的书中诙谐地写道:“毛里求斯被创造于天堂建成之前,并为上帝创造天堂提供了一个原型。”
其实,创建进化论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法国作家贝尔纳丹.圣皮埃尔,英国航海家、小说家康拉德等人都曾到过毛里求斯。其中最为痴情的要数贝尔纳丹。1768年7月,30岁出头的贝尔纳丹随一艘法国舰只抵达当时已被法国占领的毛岛。在结识了地方行政长官波伊维尔后,贝尔纳丹身不由己地与波伊维尔夫人产生了悱恻的感情纠葛。数年之后,贝尔纳丹发表了倾满真情的小说《保尔和薇吉妮》,描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青年在一个田园诗般美丽海岛上堕入情网的恋爱经历。人们说,小说中的保尔身上就有着贝尔纳丹本人的影子,而薇吉妮则酷似波伊维尔夫人。
毛岛现为英联邦成员国,但这小小岛国的历史,竟也生动地折射出数百年来世界列强的兴衰。1505年,一个名叫马斯克林的葡萄牙人首先来到这里,或许这个荒岛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无数被惊飞的蝙蝠,于是小岛被取名为“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到这里,以莫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其为“毛里求斯”,并统治它百多年。法国于1715年占领毛岛,并改称它为“法兰西岛”。又过了百多年,英国打败法国,并于1814年正式将毛岛划属英国殖民地,岛名又改回毛里求斯。
伴随着数百年间外国殖民者对毛岛的垦殖开发,大批奴隶和契约劳工被从美洲、非洲和印度运来,一些华人也飘洋过海来到毛岛。其结果是,如今的毛岛上聚居着各种肤色的人们,他们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承袭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令毛里求斯人感到自豪的是,在这个万花筒般的多文化社会中,各种族人们之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友好交往和融洽相处。笔者在毛岛鸠必市“文华酒家”下榻时恰逢当地人在那里举行婚礼。一对新人是克里奥人(即欧洲和非洲人的混血),几百名来客中除克里奥人外,还有白人、南亚人和华人。在充溢着喜庆气氛的婚礼舞会上,肤色各异的人们舞得格外狂放尽兴。
美景怡人的毛岛还有着足以夸示的物华天宝。在首都路易港市中心的一个大市场内,鳞次栉比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珍稀的工艺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海底椰子壳,它与一般呈圆球状的椰子不同,果实像是两个椰子合在了一起。据说,这种独特的椰子树只生长于邻国塞舌尔的普拉兰岛一个山谷内,需100年才成熟,寿命可达千年。于是,这种极为罕有的海底椰子壳便成了宝贵的天然工艺品。
制糖业是毛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在毛岛处处可见青翠的甘蔗田。然而几乎每块蔗田里都有一大堆黑黝黝的石块。它们是当地人几个世纪以来搬开一块块石头,垦出一方方土地,植下一片片蔗林的见证。细细品味一下,原来即使是这个风光无限的岛国,也并非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间天堂。(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