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喀麦隆火山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23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海外游踪

  喀麦隆火山巡礼
白相谦
公元前五世纪,迦太基人阿侬巡视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发现一座正在喷发着的火山。它那辉映天际的烈焰,横铺苍穹的浓烟和震撼寰宇的隆隆怒吼,使这位来自地中海的人大为惊奇,为其命名“天神战车”。
这辆“天神战车”就是海拔4070米,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雄称西非第一峰的喀麦隆火山,一座真正由地下熔岩不断喷涌堆垒起来的锥状大山。
应主人之邀,我们乘车从海滨城市杜阿拉向北偏西行驶约一小时,就来到火山脚下。顺陡峭的山路攀登而上,沿途典型的火山遗迹历历在目。岩浆流凝固形成的地貌千姿百态,火山颈、火山渣、凝灰岩比比皆是。草木凭借着火山灰的肥力和蓄水功能竞相生长。放眼四方,满目葱茏,茂密的热带雨林漫铺在山岗平川,开垦出的大片土地上种植着排列有序的橡胶树和棕榈树。时值收获季节,一辆辆满载火红火红棕榈果的卡车急急驶向榨油厂,割胶工人忙碌地穿梭于胶林,一派和平繁忙的田园景致令人陶醉。
“天神战车”只是喀麦隆火山的名称之一。而1472年,葡萄牙人费尔南德斯率领一支探险船队沿西非海岸南下,驶入几内亚湾,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座突兀高耸的大山若隐若现于流云浓雾之中。他们在大山的南侧发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河口入海处天水一色。船队抛锚休息,一船员见河水泛着阵阵黄红色,不知其故,向河中撒下一网。待收网一瞧,里面竟有许多活蹦乱跳的大虾,顿时欢天喜地,大呼:“Cameroes!Cameroes!”(葡语,意指虾)这方山水因此得名“虾之国”,火山也随之称“虾火山”。
山路越行越窄。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渐渐下降,缕缕新鲜凉爽的山风吹来,将山下炎炎暑气驱散,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极目远眺,大西洋波光粼粼,潮来潮往,海水撞击在岩巉礁石上激起的浪花依稀可辨。
山下高温湿热气流不断升腾,在我们头顶上方凝结成水雾,聚集成厚厚的白云,将高高的山峰完全笼罩于其中,使人难窥其庐山真面目。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欣赏着飘忽变幻的流云时,一块路牌横断山路。只见其上用严词告诫游客:喀麦隆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本世纪已喷发5次,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982年10月。迄今火山口仍时有青烟升腾。特奉劝游客就此止步。
我们游兴未尽,欲行不决。恰有一群不畏风险的欧洲游客从山上归来,神态疲惫,步履蹒跚。趋前询问,方知他们是前一日上山。由此向上,雾障云迷,风高天寒,且时有雪花纷纷扬扬,根本无路可循,很难攀临峰顶,稍有不慎,就有不辨南北的危险。他们夜宿旷野,从凌晨起寻路下山,在山腰间整整转悠了十多个小时,才从那魔障般的浓云中钻出。其中一位达观者不无幽默地自嘲:“幸哉!上帝没有遗弃我们。”
打道回府的途中,再回首,巍峨瑰丽的火山依然是那样的神秘和雄奇。我不由地想到,今日的喀麦隆,不正是一辆由千万勤劳勇敢的人民驾驭的战车吗?它在彻底碾碎数百年腥风血雨的西方殖民统治后,历经艰苦创业的坎坎坷坷,正驶向繁荣富裕的明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