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荆江两岸连获丰收城乡经济空前繁荣 农民踊跃售粮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3-10-26
第2版()
专栏:

荆江两岸连获丰收城乡经济空前繁荣
农民踊跃售粮购买生产资料扩大生产
荆江分洪工程完成后,荆江两岸城乡空前繁荣,连获丰收后的农民,踊跃把粮食卖给国家,积极添购生产资料,准备明年大生产。
去年,荆江分洪第一期工程刚刚完成,荆江两岸三千万亩以上农作物就普遍丰收,一般比一九五一年增产一成到三成,仅湖北省荆州专区所属十三个县,就增产稻谷约五亿斤,棉花约十万担。其中紧挨荆江大堤的江陵县,从过去倒口流进去的积水中救出良田三十余万亩,使全县耕田面积比解放前增加四分之一,产量增加了二分之一。今年是荆江流域在分洪工程完成后的第二个丰收年,各地水稻、棉花、小麦、杂粮、水产,一般的都增产了半成到二成,有的增产到一倍以上。江汉平原上的江陵、监利、洪湖、潜江、沔阳、汉川、汉阳各县,今年中稻和麦子都增产二成左右,增产的原粮不下十亿斤。解放前年年遭水淹歉收的潜江县,今年黄豆、粟谷也大获丰收,小麦比前年增产将近一倍。国营荆州专署农场的棉花每亩可收二百斤到三百斤,比去年增产四成半。在荆江分洪工程中开辟的人民大垸
(荆江北岸),共二十三万多亩耕地,去年已丰收了一季,今年水稻每亩可收五百多斤,比去年又增加一倍,棉花每亩可收一百五十斤,比去年增产五六成。荆江右岸的“米仓”——湖南省洞庭湖滨湖地区,今年早稻、中稻也都丰收,五百万亩中稻每亩收成均在五百斤以上,比去年增产一成多。分洪区的荆江县,今年各种农作物普遍比去年增产二成到三成,部分增产一倍多。
荆江分洪完成后,还保证了荆江段航运的畅通。在分洪工程进行中,首先采用了苏联先进经验——一列式拖拉法,打破了“荆江不能夜航”的保守观点。后来长江航务领导机关将这些经验推广,又在荆江段进行了改标,添标,修整洲滩码头等工作,使长江航运四季畅通。在水阔货旺的季节里,一日可运物资万吨以上。今年运输总量预计可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十八以上。木材、砖瓦、钢料、水泥、粮食、棉花等项运输,比去年同时上升一倍到二十七倍。运价比一九五○年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到八十。
随着丰收和长江航运的发展,荆江两岸的大城小镇也迅速繁荣起来。靠近荆江大堤的沙市,今年全市基本建设工程计划面积共一万二千五百多平方公尺,市内建设面积三千多平方公尺。上半年基本建设工程和各工厂生产,都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在贸易上以百货销售额为例,今年上半年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多,食盐增加两倍,靠荆江北岸的新厂(属湖北石首县),两年前只是一条七十来户的小街,现在新建了两条街,发展成三百多户的繁荣市镇,镇上除百货、布匹商店数字增加外,还出现了农具场和机器米厂。
两年的丰收,加上解放后农村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荆江两岸的农村已面貌一新,家家粮食满屯,场边也堆满谷草。丰衣足食的农民,都踊跃地把余粮和棉花卖给国家,大批买进生产资料,积极准备再生产。湖北省今年八月份完成的小麦收购量,比去年同时约增加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稻谷收购比去年同时约增加百分之四十。在购买生产资料方面,以荆江县为例,全县十八万农民在今年上半年中就添购耕牛五百九十三条,大车三百零五部,木船六百一十八只。全县供销合作社去年卖出饼肥四万四千斤,今年头三季中已卖出了二十万斤。三区丁和生互助组,光是秋收以后购买板桶、镰刀、肥料等就用去一百五十五万元,还打算再买耕牛一条,犁二张。五区农民还向供销合作社存粮食十万多斤,向银行存款一亿七千多万元。今年荆江两岸的水稻田,普遍做到三犁四耙,薅草三、四道,棉花最多的锄草十一道。目前,冬耕、冬种、积肥和增产节约运动正在荆江两岸农村中展开,中稻田普遍翻耕,有的已耕耙两次,部分地区冬种已经开始,要求不留一亩空田,争取明春再来一个大丰收。(唐昌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