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纳税人眼光在变——新税制实施半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30
第1版(要闻)
专栏:

  纳税人眼光在变
——新税制实施半年
王永丽
新税制实施仅半年,明眼人便从切身体会中悟出了这个制度的活力,许多企业、企业家对新税制改革由担心、疑虑变得越来越理解。
这次税改中,济南第一机床厂的税负是略有上升的,但因其在多年改革中获得了发展的生命力,所以,张向东副厂长仍充满信心地说:“用不了几年,我们的数控机床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因为新税制改革有利于市场的规范,这对企业很重要。即使税负有上升,但只要能换得有序的市场环境,我们也心甘情愿。”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税制的要求,今年4月始,这个厂对原材料采购价格做了更严格的规定,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承包管理,财务上加强了审计。规定,凡50元以上开支和应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都要先行审计,无审计签章财务不得报销。这样一算,节约出来的可能会超过税负的增加。
济南钢铁总厂也是“吃改革饭”发家的。厂长兼党委书记马俊才对税制改革也有类似见解。他说:“有的厂长、经理开始对税制改革不理解,问为什么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进行税制改革,我说,你没有好好研究新税制,现在的税制、税法、税负统一了,这有利于企业进入市场,加快机制的转换。虽然一小部分企业增加了负担,但这是暂时的,换得一个新的机制比加重一些负担更重要。”天津市一轻局副局长兼天津感光材料公司总经理马凤宇说:“去年天津市一轻局系统享受到的减免税照顾近1亿元,今年取消减免税优惠政策后,一些企业实际税负会有所上升。这对长期依赖减免税照顾生存的企业来说,自然会有一个阵痛过程。可是,只有‘断奶’,企业才可能增强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
税制改革,该不该改?有无必要改?不少企业家认为,现在已无须再争论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如何抓住国家为企业公平进入市场改善外部环境的机遇,争取在同样环境中,求得企业自身的更大发展。许多企业都在思考如何练好内功的问题。
福建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经济,提出了“习惯检讨、自我管理、快速反应”的管理新思维,各部门从企业生产、配套、技术、出口、销售等各方面对以往形成的习惯进行检查,有不适应的,提出改进措施。要求员工在自我管理中实现自我发展。要求职工注重对信息资源及产品的改进,做出快速反应。去年福日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实绩,今年1至5月,产量、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唐文合总经理说,改革难免要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加重一些负担,怎么办?只能靠练内功闯过难关,不能靠吃“小灶”过日子。他们的所谓练内功,实际上就是练出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中生存、发展的功夫,练出靠一个灵活的新机制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本领,而新税制正是帮助企业走向这一目标的“助推器”。
合资的山东乐富门烟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开庆,从新税制有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角度,谈了企业练内功、转换机制的作用。他说,外商来中国投资,很关心如何收税。过去税法规定模棱两可的东西多,“会哭的孩子”少收税,多免税,因此,搞可行性报告、搞测算、预算都很困难。今年2月份以后,外方不再问税了,对企业每年两次的审计,外方也不进行了。刘副总经理说:“其实,一个企业只要能做到依法纳税,就可以正常调度资金,准确了解经营状况,经营起来更方便。”
新税制实行半年来,运行比较平稳,出现的新问题逐步得到妥善解决。如此短时间内,一个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框架建立起来,并且进入正常运转,新税制的设计者功不可没,也不能不说纳税人的市场经济新眼光起了重要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