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资金、规模、外向化——加快石化工业发展的三大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7-31
第2版(经济)
专栏:抓住机遇振兴支柱产业

  资金、规模、外向化
——加快石化工业发展的三大课题
叶青
石化工业是重要的生产合成材料的基础工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石化工业收入弹性系数大,技术含量、附加价值率和产业关联度高,生产率提高快,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大,在国民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转换过程中,起着关键的带头作用。
目前,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的乙烯产量只有世界总产量的3%,塑料为2.9%,合成纤维为8.6%,合成橡胶为3.6%,石油化工产品产量综合水平占世界的3%左右。产品缺口大,进出口贸易持续出现大量逆差。无论是缓解我国石化产品的供需矛盾,适应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阶段过渡的需要,还是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合成材料替代、补充金属和天然材料,带动其他传统产业技术的转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积累建设资金,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都要求把石化工业作为90年代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面对供需矛盾突出和国际同行业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加快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步伐,必须着重解决资金筹集、经济规模和外向化发展三大课题。
加快石化工业的发展步伐,首先要解决资金的筹集问题,保证石化工业发展所必需的投资强度。石化工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投资强度高,回收慢,资金筹措难度大。在资金筹集上受制于现行财政体制,又未能建立起灵活的融资机制。石化工业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这是困扰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石化工业技术进步不快、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重要诱致因素。解决资金筹集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要借鉴国际上后起国家发展包括石化工业在内的支柱产业的一般经验,在政策性贷款、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方面采取扶植政策,建立健全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使得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根据需要灵活融资。为了引导各地方、各部门联合建设的积极性,可实行按参股比例分利润、分产品、分税收或改目前的按产地征收流转税为主要按经营者和投资者所在地征收所得税的政策,也可采取在统一规划下由国家出资建头(乙烯裂解装置)、储运设施、公用工程,吸收地方和部门建设相应的下游装置的办法,鼓励地方和企业之间的横向投资和联合。
其次,要下大力气推进经济规模和专业化分工协作。石化工业是规模经济要求高的产业,在目前我国石化工业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情况下,如果继续上一些中小型、没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项目,石化工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仅不能弥补与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且可能还会拉大。要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企业配套方面的协调作用,强化政策诱导,理顺经济利益关系,走联合建设、共同发展的路子。坚持优先建设大型、严格控制中型、禁止小型上马的政策取向。今后国家只批准建设30万吨以上的乙烯、18万吨以上的聚酯项目,重点支持这些乙烯、聚酯项目,以及500万吨以上原油一次加工、子午线轮胎、大型化纤项目。在符合经济规模原则的前提下,政策上要鼓励石油开采、原油加工和后续加工等环节的企业相互向前、向后延伸,并形成具有紧密联系的企业集团,实行多元化、集团化经营。
加快石化工业发展的另一个战略措施是要立足于外向型发展。建设石化项目,单靠国内资金是根本不够的,还要积极地利用外资,尤其是鼓励包括外商独资在内的直接投资。利用外资的对象要多元化,既重视吸收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也注意利用亚洲新兴工业化以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再从加快技术进步、实现石化工业的科技自立来看,我们在科研开发、设计和设备制造等方面还比较落后,不仅工艺设备绝大部分要成套引进,而且连备品备件、催化剂等也要不断进口,也必须在外向发展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和石化装备国产化进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的日益紧密,在国际分工深化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在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像石化工业这样的支柱产业,取得“后发性利益”,缩短赶超时间,必须扩大对外开放,走外向发展的路子,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内外市场的对接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较高起点上加速发展。没有两个市场的相互渗透,没有外部要素的有力推动和国际市场的导向作用,就会拖延我国支柱产业的发展步伐。
(作者为国家计委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