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难忘延安十日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3
第8版(副刊)
专栏:

  难忘延安十日行
中央歌剧舞剧院孙毅
随着飞机着陆的那一刹那间,我激动而又兴奋的心将要冲出胸膛,打开舱门扑入我眼帘的一切是那样的亲切、熟悉,这里的高天厚土,山水草木好像已等待了我们许久,我禁不住在心底大喊一声:“延安,我们来了!”
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重托,满怀着全国百万文艺工作者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我们文化部艺术家赴延安慰问团7月7日至7月16日在炎热的酷暑盛夏对延安地区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慰问演出。
革命圣地延安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养育了革命,养育了千千万万优秀的儿女,同时也养育了一代我们自己的艺术家。
在延安的日子里,我们日夜兼程,连续作战行程千余公里。在安塞的演出是慰问团的第一次广场演出。当我们一走进广场,即被那里的场面所感染、所融化。乡亲们早已聚集在那里。远道而来的老人、孩子、大妈、大婶,相互搀扶着入场。演出的土台子周围早已挤得水泄不通。有站在卡车、拖拉机、自行车上的,不少孩子则爬到了树上、房顶上,再看那每户阳台上全家人安生在其间,这就是我们的老区人民,这就是我们的老区观众!看到这动人景象,使我联想到欧洲大剧院那一间间华丽的“包厢”。说老实话,这些年各式各样的剧场、会堂、影剧院、体育馆已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露天广场、土台子已和我们久违了。今天我站在这里,面对几万人的观众思绪万千,激动不已。自己显得是那么渺小,但内心却又是那样的充实,底气也更足了许多,与观众的交流和呼应也更直接了,更贴近了许多。大家目的只有一个:能让观看我们演出的群众多些、多些、再多些。也使我更坚信了那句话:艺术来自于人民,人民是艺术的母亲。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地无私地奉献给他们,并得到他们的赞同与认可。
老区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他们或许刚刚脱贫,或许刚刚跨入温饱的行列,但每到一地,他们的热情、质朴,对艺术的企盼深深打动着慰问团的每一个人。他们像当年支前那样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款待,最舒适的居住条件。土路街道虽不太平整,却打扫得干干净净,地道的风味饭菜香甜可口,被单床罩洁白一新,红枣甜杏摆满床头,这真是:一颗枣儿一颗心,颗颗红枣慰亲人。
老区人民的坦诚、炽热、厚爱时时撞击着我们、提醒我们肩上的使命有多重!14日经过一上午的长途跋涉下午4点多钟到达延安炼油厂。当得知观看晚上演出的人们也只仅仅是本厂的一半人以后,大家一致赞成晚10点以后加演一场。当最后一个节目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秉义上场时已是15日凌晨了。面对终日奋战在石油第一线的工人们,那首《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歌声和着台下那有力的节拍飞出剧场,划破夜空,在黄土高原久久回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