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涞源的“炕头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4
第4版(要闻)
专栏:老少边区行

  涞源的“炕头工厂”
本报记者何伟
太行深处的河北涞源县农民张拴弟第一次“发财”是给县挑布绣花厂做加工活。头一个月赚回上百元,乐得一家人没睡好觉。“100元能买350公斤玉米呐。”她的丈夫捏着那张最大面额的钞票,掂量着它的“分量”。
革命老区涞源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去年仍有8万人年平均收入在200元以下。改革开放的春风,鼓起人们向贫穷宣战的勇气。县委书记高端启说:环境恶劣、致富无门,是山区穷困的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人。
种粮,遭了灾;养兔、赔了本;办厂,没人才。经过一次次探索,1987年,县挑布绣花厂鸣锣开张,并发动农户参与生产,提供产品。当时,谁也没料到,民政系统主办的这家小厂,会给成千上万的家庭带来脱贫的福音。
涞源县委县政府认定,发展绣花这项产业,是农民脱贫的一条可行途径。然而要在全县推开,却起步维艰:缺少流动资金;没有人才;山里人见识少,不大相信穿针引线竟比种庄稼来钱。于是县里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外出招聘人才,一方面组织30多位能工巧匠走村串乡,深入炕头传授技艺。起初,一家加工几家看,后来,几家加工带全村。“一根针,一根线,一天能挣两块半。”媳妇姑娘们称这种公司加农户的企业是不要本钱的“炕头工厂”。县政府则把这种有效扶贫的新探索称之为“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实行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一头连着穷乡僻壤的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内外市场。民政干部说,以前扶贫,思路不外是赈灾救济,好比渴了给碗水,救一时之急救不了穷。现在办“龙头企业”,才是开山泉、水长流的长久之计。
张家庄的李海燕夫妇养过羊、喂过猪、种过地,起早贪黑大半生,还是没能走出贫困的“泥沼”。自从走上绣花这条门路,村民都羡慕他们“发了”。
短短几年,涞源县挑布绣花厂这个“龙头企业”已帮助全县2万多农户脱贫,企业自身也枝繁叶茂:从一个来料加工的扶贫小厂,成长为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产品备受日本、瑞典、西班牙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青睐,去年创汇200万美元。涞源也成为晋冀最大的挑布绣花基地。
“炕头工厂”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带来了一种新时尚:西泉头村的高凤玉出嫁,不要高档电器,不要时髦服装,而是在婆家支持下办起了绣花和棒针毛衣加工点,并带动同村200多妇女“加盟”,一年收入30万元。据了解,涞源已有300多位“高凤玉”办起了这种“小企业”。(附图片)
图为涞源县下白头乡的妇女在“炕头工厂”穿针走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