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为党员争名为社会争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2-2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编后小议

  为党员争名为社会争利
道夫
五十年代,出生入死几十年的红军团长方和明、老将军甘祖昌,不顾体弱多病,不要组织照顾,不愿清闲虚度,毅然回乡务农的事迹,一直被广为传诵。两位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及艰苦创业的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后来人。
刘九令的事迹同样感人。他不安其“位”,不享其“休”,回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乡下,垦荒拓地,营造绿荫,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勤劳致富,在滹沱河畔树起了令人敬重的丰碑。
刘九令深知自己已届桑榆晚景,生命对于他来说,只有分秒必争的份儿;收获对于他来说,也许只有为他人整枝剪叶的份儿。但他毫不遗憾,他培植“利民果园”,图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图的就是荫庇子孙,造福人民。在成果面前,刘九令无欲采撷,他视名利淡如水,他这样说道,如果说我要争名的话,那就是为我们红军战士争个名,为我们共产党员争个名。如果说我要争利的话,那就是利在社会,利在人民。几句质朴无华的言语,却蕴藏着崇高的思想境界。
当然,像刘九令这样的老红军、老干部,还远不止一二。我们今天报道刘九令的事迹,并不是提倡所有老干部、老同志,都要像他那样去“改天换地”,老同志应当有所养,有所乐,这是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我们所要学习和提倡的是刘九令人老志坚的奋斗不息精神,是不褪的老红军本色,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