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这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英图书馆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6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这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大英图书馆印象
唐绍略
说起大英图书馆(又称不列颠图书馆),中国人大多十分熟悉。因为它曾是卡尔·马克思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最终贡献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宏篇巨著《资本论》的地方。但浅陋如我,很长一段时间里弄不清楚:马克思学习的那个地方,究竟是在大英图书馆还是大英博物馆?因为两种说法都有。后来才知道,大英图书馆就在大英博物馆(见图)里面,前者是后者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两种说法都对,比较地说以大英图书馆更为确切。
我有机会到伦敦后,自然要前往大英图书馆访问。大英图书馆最显赫的当属它的阅览室,占地79米长、56米宽,四周围以4个书库,是大英图书馆的象征。阅览室最早建于1759年,以后经过5次改建和扩建,终于在1857年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
大英图书馆藏书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重点。我们到馆后,即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部主任菲利普先生带领参观。一进阅览室,立刻为它那宏伟、华丽、壮观的气势所倾倒。整个阅览室呈半球状,顶部为浅蓝色的圆拱;上端四周,围有20扇圆顶大窗;下面,即中间部分,围了两层半壁式走廊,贴墙摆满了书架和图书;最底一层也围了一圈书架和图书。面对这一景观,不由令人喟叹:真是书的海洋!再看地面大厅:中心是一个略高于周围的柜台和座位,那是监理员的位子,他整日坐在那里,严肃地执行着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中心之外,围上三圈柜台,是目录台和借阅台;然后向外辐射出20排桌子,每一排两面对开,中间隔板,每边有座位6至8个不等。初建时有35张桌子,302个座位,现有400个座位,每个座位配有一部检索微机,一把靠背椅,桌面上有可以调整方向的架书板子。书桌上架有辐照桌子两面的日光灯。厅内肃静,读者全神贯注,即使我们在里面多次穿过,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阅览室呈现出浓重的求知探宝的气氛。
郎百安馆长知道我们对马克思情有独钟,特意叮嘱菲利普主任带我们去看马克思当年阅读的座位。菲利普边走边说,卡尔·马克思可以算是大英图书馆知名度最高的读者之一了。他1849年8月携家人流亡伦敦,年仅31岁。当时生活困苦,全家仰仗马克思每周为《纽约每日论坛》写稿为生,报酬不多,如此维持了好几年。1850年6月12日他取得大英图书馆的阅览证,证上标明,住在伦敦索荷区迪安大街28号。他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馆内阅读和写作,留下了许多对世界近代史有着深远影响的文章。1867年他发表了最著名的作品《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20年后此书被译成英文出版。
我们沿着墙边,贴着书架,按英文字母顺序来到“K”排。菲利普停下说,从“K”排到“P”排,每排最外边的座位,就是马克思当年阅读和工作的地方。根据之一是周围书架全是历史和经济史参考书,这正是马克思当时研究需用的;之二,就是世代传下来的记忆。至于到底是哪个座位,现已无从考证。此时,这些座位正空着,我走近前去看看桌面是否留有长年使用磨损的印痕,只见桌面已经重修,上面盖了一层绿色绒面;看看椅子扶手上有没有留下印痕,只见椅子已经改换,根本没有扶手;看看桌椅底下有没有鞋印痕,只见地面也已铺上绿绒毯,看不见地板。从时间上推算,马克思领到阅览证时,大英图书馆还没有现在这个阅览室,只有相毗邻的两大阅览室,一是东阅览室,一是西阅览室,马克思常去的是西阅览室。1857年两个阅览室合并、扩充,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圆顶大厅,而原来的座位基本保留。但它毕竟是经过了大的修建,情况有了很大变化,马克思的座位已经很难说得准确,而那些传闻中的标记,也就无迹可寻了。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不公,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发出深刻的同情,由此潜心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新的世界观,形成新学说,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我曾经遗憾没有到过马克思的故乡,也曾遗憾没有瞻仰过马克思的墓地,但今天,当我来到他的学说的重要形成地之一,心中感到无比幸福和兴奋。
除了马克思,还有另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也使用过大英图书馆。列宁于1902年来到伦敦。据档案记载,1902年4月29日他取得阅览证,用的是化名雅各布·里希特,住址是潘通维尔区荷尔福特广场30号。那时他才34岁,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与马克思一样,常常到图书馆来,用丰富的人类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锻造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他在伦敦一直住到1903年4月,然后去日内瓦。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曾多次返回伦敦,还常常到大英图书馆来学习。此时,仿佛有个巨大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年轻的列宁是以自身的体验来探寻并终身笃行这一真理的。
还在我们刚刚到馆时,郎百安馆长特地送来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孙中山阅览证的复印本。证上标明住地是荷兰公园克莱兰顿路66号。时为1896年,正是孙先生广州起义失败、伦敦蒙难之后。此后,孙中山在英伦住了7个月,主要时间用在大英图书馆里,研究美国革命、法国革命,研究亨利·乔治有关土地运动的论述。尽管中国革命困难重重,但孙中山百折不挠、大无畏的革命乐观精神,谁能说与大英图书馆知识力量的支撑无关呢?
图书馆的伟大,在于它凭着自身那建筑和馆藏,培育了许许多多对社会、对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当我沉浸在对历史巨人的深情缅怀时,抬头仰望,只见20扇大窗透进了柔和的阳光,一片明亮,仿佛在昭示后人,学习吧,用知识的力量,去创造人类的未来!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