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泰山鸟去鸟又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4-08-06
第8版(周末)
专栏:只有一个地球

  泰山鸟去鸟又归
张用衡王晖
1000多年前,诗圣杜甫登上了泰山,他首先感到的是泰山山青、云涌、鸟多,于是写下一首千古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可是后来,泰山逐渐失去了绿,失去了鸟,几乎成了一座秃山,以致本世纪40年代,一位大文豪在飞机上俯瞰泰山时不由地哀叹道:“都云青未了,我看赤无毛……。”是的,那时的泰山由于连年灾乱,植被覆盖率降到不足20%,连草根都被挖去当了柴烧,鸟儿失去了生存环境,飞走不再归来,泰山也难以再引起诗人的豪情。短短40余年过去,这座历尽沧桑,古老而神秘的山,经过林业大军的不懈努力,国有森林已达1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0%。鸟儿又来了,又唱了,鸟的重归给泰山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人们珍惜这一切,无微不至地关怀鸟,为鸟的生存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篇章。泰山鸟的种类已由解放初期的20余种,上升到148种,泰山成了鸟的真正乐园。
改革开放后不久,在百废待兴的时刻,泰安市委、市政府便把鸟类的保护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全省率先设置了护鸟机构,建立了“鸟类保护办公室”,历经5年调查,又制定公布了《泰安市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施行办法》。这一切并非仅写在纸上,人们用一个个行动证明着自己的爱鸟之心。
5年前,一场大雨,一只当时人们不识的鸟受伤落进了市委大院。市领导闻讯后十分重视,当即打电话请来了鸟类专家,要求医好这只鸟。专家对此举不胜感动,说这是“红尾伯劳”,是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的鸟种,表示一定要使它重返蓝天。经过专家的精心救治,这只鸟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鸟似乎亦有情,这种原先只生长在中国南方的鸟,逐渐在泰山多了起来。
泰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是泰山的主管机构,他们把鸟类的保护放到和文物保护、景区管理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泰山鸟类的兴旺做了许多工作。近10年来,他们共在丛林中挂巢箱3000余只,引来了大批稀有鸟种;根据一些小型鸟的生活习性,他们在灌木较少的地区大量植竹,竹林内冬暖夏凉,还可避猛禽,鸟儿栖于竹林中,其乐融融;每至冬季,大雪封山,护鸟员便爬上高山,在不同的海拔地带铲除积雪,为鸟放置食料、饮水,使一些病弱的鸟得以安全越冬;春秋两季,候鸟大量通过,泰山人对待候鸟像对待客人一样,不惊不扰,严加爱护,确保过境候鸟不受任何伤害;泰山的鸟类保护员现已形成网络,坚持常年巡视,对捕鸟者进行严肃的处理。泰山管委会还坚持利用爱鸟周深入到学校、工厂、机关,向群众进行爱鸟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民的爱鸟意识,为鸟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最近,泰山管委会又投资在岱顶修建了“鸟类陈列馆”,向更多的人传播保护鸟与保护生态的知识。
人们所做的这一切得到了回报。据近年调查,泰山鸟类自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增加4种,其中夏候鸟12种,旅鸟25种,留鸟6种,冬候鸟4种,属国家级二类保护的鸟类如红角鸮、鸢、斑头鸺鹠、红隼等已达到11种。甚至一些连山东鸟类志中没有记载的中白鹭、长尾雀等也在泰山落了户。
泰山人爱鸟,鸟也给了泰山以丰厚的报答。由于鸟的功绩,泰山自然生态环境日趋平衡,万顷林海一片蓊郁,从未发生过虫灾;山鼠也日益减少,1988年,泰山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无鼠害山”,1992年又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今天的泰山,天更蓝,云更白,鹰旋峰顶,雀跃枝头,声声鸟语,使人陶醉。人们感激鸟,也不会忘记真挚地爱着鸟、护着鸟的泰山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